今天是:

政府工作报告

  • 来源 :勐海县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16-09-23 09:28

 

——201524在勐海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岩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紧扣目标,精准发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各种困难挑战,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抓改革,聚焦聚力促发展,自觉主动保稳定,勤勉实干转作风,一以贯之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县域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1.85亿元,同比增长16.2%,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78亿元的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06亿元,同比增长36.1%,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30亿元的目标任务;实现财政总收入8.75亿元,同比增长24.7%,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6.9亿元的目标任务,其中,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19.9%,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规划2.9亿元的目标任务;预计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9元,同比增长12.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20930元的目标任务;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21元,同比增长16.9%,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6800元的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产值能耗下降0.8%

   (二)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4.13亿元,同比增长6.6%。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粮豆种植总面积达71.1万亩,总产量达28.89万吨,实现农民人均拥有粮食1.05吨,水稻最高单产941.1公斤,再创西双版纳州历史新高;甘蔗面积20.18万亩,产量98.46万吨,实现农民人均生产甘蔗3.6吨;茶叶面积51.16万亩,干毛茶产量2.25万吨,精制茶产量2.87万吨,实现农民人均产茶82公斤;橡胶面积33.04万亩,可开割面积12.36万亩,干胶产量预计达0.93万吨;蔬菜种植11.87万亩,产量7.99万吨,实现人均蔬菜占有量235公斤;冬季农业开发面积28万亩,实现农民人均1.03 亩;肉类产量1.54万吨(含禽蛋),实现人均占有45公斤;水产品产量2.11万吨,实现人均占有62公斤;种植云麻3510亩、紫山药6050亩、木薯1.67万亩、石斛6122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改造中低产田4.25万亩,完成各类水利工程82件,全县水利化程度达49%;良种推广率达98%,机械化率达52.38%。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8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达450家,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4家,勐海茶业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第五批云南省创新型企业。农业品牌效益日益突显,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考核指标完成85%以上,勐海县被评为中国西部最美茶乡,勐海茶获国家工商总局原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益品牌名列“2014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榜首,贺开古茶园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茶园景观),勐景来景区入选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三)新型工业发展支撑有力。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83亿元,同比增长26.6%。糖业、茶业两大优势产业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凸显,实现工业产值43.54亿元,其中,茶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31亿元,同比增长46.8%,上缴税收3.18亿元。云麻、石斛、紫山药、林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得到巩固提升。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户,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24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5.78 亿元,同比增长33.5%。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勐海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勐海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完成编制备案,陈升茶厂普洱茶改扩建、勐海沱茶厂厂房建设、勐海茶厂2万吨普洱茶技改二期、普洱茶都一期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园区1—4号主干道路、农林加工区道路、建材加工区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加快推进,入园企业达52家,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6.6亿元,同比增长30%

   (四)城乡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县域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实施耕地占补平衡6.4万亩,新增建设用地4452.67亩,完成土地收储1.15万亩,项目落地更加保障有力。景洪至打洛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勐宋公路改造正在实施,县城茶厂路一期改建、县医院综合大楼、农贸市场改造、县城供水改扩建一期、县委党校教学综合楼、全民健身广场、县城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项目相继完成,祥和花园、茶禅世界、勐海民族体育中心、新供销大厦、莎湾纳冠、佛海明珠、浩宇大城等项目加快推进。农转城工作指标任务超额完成。房地产投资完成12.66亿元,同比增长120.6%。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化水平达35.05%

   (五)县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年主要建设项目共72个,其中,亿元项目24个,争取中央、省、州重点项目9个。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2014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71.88万人次,同比增长24.4%,全县旅游综合收入20.01亿元,同比增长40%。菩提缘·景真避暑山庄、勐巴拉旅游风情小镇、贺开古茶庄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工作有序推进,相继完成打洛口岸综合监控系统、联检楼改建、货运通道改扩建工程建设,实现对外经济贸易总额3.73亿美元,同比增长3.1%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完成25家单位174个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的审核和确认工作,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6项,行政管理、医疗卫生、水务、林改配套以及财税、投融资和沿边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国内合作项目共计27个,共完成签约项目562亿元,累计到位投资金额17.2亿元,同比增长29.32%。认真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全县民营企业达1.35万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6.63亿元,同比增长20%,经济贡献率达59.3%。积极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搭建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便利化活动平台,全年发放贷款32.36亿元,同比增长113.18%城乡消费市场活跃,全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亿元,同比增长13%

   (六)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效。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县9个乡镇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认真落实《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森林勐海的实施意见》,全年完成造林19.41万亩,种植珍贵树种15.28万亩,低效林改造4万亩,特色经济林4.13万亩,生态茶园珍贵树种套种12.64万亩,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建设5000亩。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平安林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完成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79.1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000亩。严格实行节能目标责任追究制,加强对县内矿冶加工、制糖、橡胶加工、建材等重点企业的环境监察,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七)民生保障措施更加有力。全年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80.3%。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年累计开发就业岗位2475个,新增城镇就业2363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4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金1.08亿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7.1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3%。完成行政村道路硬化274.5公里、村村通工程263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48万人。完成9个老年活动场所和县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实施建设保障性住房604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25户。中小学校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校安工程进入扫尾阶段,职业高中、普通高中免费教育继续实施,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登革热、风疹得到及时有效防控。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04‰。文化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扎实推进新农村整村(队)整乡(场)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扶贫连片开发,向全县发出贫困宣战书,解决6000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广大农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效。

   (八)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挥各族各界在保稳定、促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保持了边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全面落实信访维稳各项措施,开展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全县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113件,调解成功4756件,成功率达93%。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法治县创建取得实效。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县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扎实抓好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被评为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县。工青妇工作支持有力,

民宗、统计、科技、气象、老龄、史志、移民、档案、侨台、防震减灾等工作成效明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始终保持禁毒反恐维稳高压态势,扎实做好管边控边工作,切实维护了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

   (九)政府工作效能持续提升。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岩嫩榜样精神得到弘扬传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群众更勤、落实工作更实,一批民生实事和信访积案得到有效解决。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年发文数量同比减少10.2%,召开会议数量同比减少10.5%,全县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6.6%,清理整改办公用房6372平方米。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1件、政协委员提案55件,办复率100%。制定、修订政府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28件。政府行政行为更加公开透明,完成重要事项公示741项、重点工作通报1188项、网站公开政府信息2981条,发布决策听证2条;受理各类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7.14万件,限时办结率达99.9%,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84个,实际成交额13.23亿元,节约资金1248.26万元。审计和行政监察工作进一步强化。不折不扣落实好《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四重包干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等制度,严肃查办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共作出监察建议书7份、通报侵害群众利益典型问题6起、问责20人、通报批评10人,纠风治乱工作取得实效。

    二、科学研判,准确把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九次、州委七届八次和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对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新发展作出了深入阐述和重大部署。新常态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正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县委的部署要求上来,立足勐海实际,历史地、辩证地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我县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和更好遵循经济规律,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勐海实际的新常态发展之路。

    在新常态背景下,科学审视勐海,我县仍然处于打基础促发展的初期,是欠发达的山区民族边境县。我们既存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增量受限、工业品价格下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等与全国、全省、全州相同的特点,也呈现出与新常态不完全匹配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出来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薄弱。虽然我县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但瓶颈问题仍未根本缓解,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足,水利化程度低,市政、口岸、园区等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差。二是产业粗放。虽然我县培育引进的特色产业不少,但产品、产业结构趋同,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不足,特色新兴产业小、散、弱,聚不成规模,形不成优势,创不了品牌。三是结构不优。虽然我县三次产业协同度好,但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发展、口岸开发开放和生态旅游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四是质量不高。我县仍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政府性投资、房地产投资较大,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过低;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占90%以上,产品初级化,价值链低端化,仍然处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发展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教育文化发展滞后,科技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匮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五是开放程度低。我县边境线长,口岸通道多,沿边优势明显,但通关服务功能不足,对外贸易规模小,民间资本吸引不足,内贸活力不够,内需难以拉动,优惠政策还未用好用足用活,区位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开发开放优势。六是维稳任务重。我县社会总体稳定,但因农场改革、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山林权属、矿产开发等引发的矛盾增多,毒品犯罪居高不下,恐怖威胁依然存在,管边控边难度加大,维稳任务更加艰巨繁重。

    针对新常态下勐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新常态是一个经济转型转轨的过程,新旧问题并存,新老矛盾交织,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把握好发展的协同性、平衡点,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二是正确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在新常态下,确保2020年与全州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是一条底线。无论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总量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和人均水平,我县与全国、全省、全州都还存在较大差距,不保持高于全省全州水平的发展速度,就难于缩小差距,难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那种新常态就是增速慢下来,就是弱化发展的片面认识,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三是正确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近年来,我县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速,但经济体量小,没有一定的增量,难以有质的提升。新常态下,我们要的是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量,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发展生态经济,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社会大局稳定。

    三、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努力开创勐海跨越发展新局面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按照中央、省、州和县委的部署要求,201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九次、州委七届八次和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的实现,2015年要从以下九个方面齐发力。

   (一)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努力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6.5%一是坚持抓好粮食安全生产不动摇,确保全年粮豆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71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8万吨以上。二是依托新增耕地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山区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继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巩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甘蔗面积保持在20万亩,甘蔗入榨量力争突破100万吨;茶叶面积力争突破55万亩,干毛茶产量保持在2.25万吨,精制茶产量达到2.9万吨;发展蔬菜瓜果15万亩;实现冬作开发面积保持在28万亩以上。三是统筹推进优质专用粮田、高产高糖蔗园、生态茶园等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精深加工、提质增效。四是举全县之力抓好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下大力气打造勐海普洱茶文化品牌。五是继续鼓励发展、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精品农业庄园等新型主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六是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七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八是建立和完善农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监测机制和农用物资供应监管体系,加大生产源头的治理和产销全程的监管,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菜、放心肉。九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场因族制宜、因村因队施策、因组因户施法,统筹抓好以勐混镇、格朗和乡为重点的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突出抓好工业支撑,推动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的路子,加大园区建设和对重点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一是强化园区规划引导,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盘活园区资产,努力扩大园区影响力和聚集力。二是继续抓好勐海茶厂技改二期、沱茶厂1万吨技改、陈升茶厂普洱茶改扩建、华冠酒精厂技改扩建、国皓公司茶食品生产线、光明集团石斛精加工、洪歌公司紫山药加工、红象林公司天然香料等工业项目,促进优势特色产业扩量升级。三是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调度和分析,特别是抓好制糖、制茶、电力、建材、矿业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生产运行分析,着力提高工业经济预测预警水平。四是深入开展矿山清理整顿,加强矿政管理,规范管理开发秩序,推动矿企联合发展。五是加快发展能源产业,重点抓好以燃料酒精、南览河流域六级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六是认真落实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金融与企业、项目对接机制,使金融服务更加关注实体经济,更加关注工业和中小微企业。

(三)突出抓好改革开放,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重大机遇,深入开展重要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储备,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和对外开放,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农村、行政审批、机构职能、财税、政府购买服务、沿边金融、公务用车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发展升级的制度安排,对接好中央、省、州推出的改革规定动作,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二是认真落实《勐海县桥头堡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和《打洛镇边境口岸型特色小镇规划》,以口岸开发开放为重点,全力抓好打洛口岸餐饮文化区、六国风情酒吧区、商贸街等项目建设,着力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力争完成对外经济贸易总额4.1亿美元以上,增长10%三是突出以打造普洱茶文化、民族宗教文化、乡村旅游体验区和中缅边境特色旅游经济区为目标,持续抓好边境旅游,全力推动旅游二次创业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22.41亿元,增长12%,接待游客192.51万人次,增长12%四是紧紧围绕生态农林、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四大生态经济体系,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和招商力度,变单一项目招商链条式整体招商,着力引进实施一批能有效带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力争完成招商引资18.6亿元,增长8%以上。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流通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鼓励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新型营销方式,加快物流、商务、保险、通信等服务业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亿元,增长11%六是坚持早谋划、精策划、细规划,按照新常态的要求,立足实际,找准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最佳结合点,抓好重点课题的研究和专项发展规划的制定,科学谋划好十三五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确保编制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科学发展的十三五规划。

(四)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以保续建、保重点、保配套、抓储备为主,科学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十大工程,力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42.57亿元,增长25%一是紧扣中央、省、州确定的重点,精心实施好列入国家和省州计划的重大项目,超前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在民生工程、生态建设、产业升级、县城建设、旅游发展和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新增耕地、勐宋公路改造、中低产田地改造、曼桂水库、乡村通达公路、茶文化旅游经济干线等项目建设,水利化程度要力争达50%以上,行政村道路硬化要实现100%全覆盖。三是完善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联系制度、联合督查制度和现场办公制度,强化组织保障和联动协调,着力破解项目审批难、融资难、落地难的三难问题。四是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五是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清理和盘活存量资金,全力保障好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支出,及早发挥资金效益。六是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重点做好中缅文化旅游城、养老康复长寿基地等招商引资项目的贴身服务工作,确保引得进来、落得了地、发展得好。

(五)突出抓好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统筹新格局。按照生态优先、中心提升、区域协同、特色彰显的思路,突出抓好新型城镇化发展。一是继续强化与省城乡规划院的合作,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把生态养生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为建设美丽勐海注入更多的康体养生元素。二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立足实际,提前做好四规合一工作。三是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抓好事关民生的城镇道路网络、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停车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的承载力。四是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加快推进新供销大厦、莎湾纳冠、佛海明珠、祥和花园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推动园区开发向综合性城市功能转型,不断推进园区城镇化、城镇园区化。五是全力做好低丘缓坡试点项目、城增村减项目和土地收储工作,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六是以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为目标,出重拳、下大力开展好城乡绿化工程和城乡整治工程,严格执行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七是继续开展省级重点建设村、美丽乡村、兴边富民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生态文明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探索旅游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集特色农业、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面貌。

   (六)突出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共绘绿色经济发展新篇章。严守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勐海,永葆生态经济发展的绿水青山。一是以建设森林勐海为抓手,做足绿文章,突出抓好宜林荒山、道路两旁、城乡空地、房前屋后珍贵树种种植,扎实推进珍贵用材林、特色经济林、生态茶园等产业基地建设,做强做大林下种养殖、热区生态农业、良种繁育和森林旅游等产业。二是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落实好公益林补偿制度,强化森林防火责任制,积极推进防护林体系和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抓好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和森林防火保险业务。三是严守生态红线,强化资源林政管理,依法打击毁林开荒、乱占林地、贩运木材、盗伐森林、少批多伐等不法行为,坚决杜绝侵蚀侵占国有林、集体林。四是大力开展县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切实管护好全县40万亩县级保护区。五是加快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索形成符合勐海实际的生态源头保护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保障生态长远效益和农民近期收益。六是严格执行污染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继续开展制糖、制胶、矿业等重污染行业的整治提升行动,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七是不断巩固提升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成果,全力抓好国家级生态县创建迎检工作。

(七)突出抓好民生保障,实现群众期盼新目标。认真落实中央、省、州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兜住民生底线,全力推进民生项目,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继续确保全年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二是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拓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25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00人。三是切实抓好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各项保障制度的落实,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落实好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五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省义务教育均衡考核达标,继续实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免费教育,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抓好校安工程建设项目收尾工作。六是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持续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七是完善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机制、责任奖惩机制,巩固优质服务,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八是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文化名州建设。九是统筹推进工青妇、工商联、残联、史志、移民、档案、气象、人防等工作,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八)突出抓好社会管理,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维护团结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各项维稳工作。一是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源头预防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认真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化解一批社会矛盾,整治一批社会治安问题,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乡镇(农场)、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及时稳妥地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继续实行领导干部驻村包村、干部大走访、大调研等长效机制,以解决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为重点,确保每年谋划和解决一批利民惠民实事。四是加强防汛抢险、防爆反恐、防范控制和防灾减灾备灾等能力建设,提高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五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和学校、矿山、企业为重点,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六是强化公安、边防、海关、外事和民宗等部门的联动配合,从产业扶持、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国防教育等方面扎实推进新形势下强边固防工作,确实保障边境安宁。七是继续保持反恐维稳高压态势,坚定不移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切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非政府组织管理,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扎实抓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建设。

(九)突出抓好法治政府建设,打造清正清廉政府新形象。依法行政是全面做好政府工作的保障。我们要按照县委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部署要求,努力打造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一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制定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公布县级政府部门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权力清单,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精减、下放,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建立常态化的监管制度。二是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结率和办理质量,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强政府协商,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切实推进决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深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综合执法,建立争议协调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全过程记录制度、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和统一的信息平台,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四是强化行政权力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督查的职能作用,形成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合力;健全舆论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问责制度和程序;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推进社会治理方式法治化。五是加快推进政务公开。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加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网上服务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加快实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推进阳光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六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牢记三严三实,认真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提高执行力和行政效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加大对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公共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常态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保持团结干事的氛围,继续保持攻坚克难的精神,继续保持为民务实的作风,继续保持实干创业的劲头,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努力把勐海的规划蓝图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一件一件地变为现实,共同谱写中国梦美丽勐海新篇章!

  

相 关 名 词 解 释

 

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习近平总书记20139月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201310月在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澜沧江—湄公河沿岸6个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其宗旨是通过加强各成员间的经济联系,消除贫困,促进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互联互通建设,打造孟中印缅经济圈,延伸带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大经济板块联动发展。

四、四规合一:是指实行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合一

五、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是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六、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是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策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