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动态

借助扶贫开发春风 促进较少民族村发展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09-06-10

  借助扶贫开发春风  促进较少民族村发展

 

----打洛镇曼山村委会曼芽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做法

 

从低矮茅草房到宽敞明亮的新房,从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到宽敞笔直的水泥路,从一根扁担挑水到股股甘泉进农家,从煤油灯到日光灯,家家电视,户户摩托,布朗村寨曼芽村民小组在扶贫开发的春风中焕然一新,现在的曼芽村天天欢歌笑语,处处幸福美满。这是因为,曼芽村借助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开展,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立足本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确保本村在经济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基本情况

曼芽村民小组隶属打洛镇曼山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4公里,距离镇政府4公里。国土面积7.08公里,海拔670。全村99户,490人,经济支柱主要以橡胶、香蕉为主,2008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6100元,远远高于全镇平均水平。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及村委会的直接领导下,曼芽村经过不懈努力,趁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以实施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为契机,村小组的基层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及村容村貌建设等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抓好三个文明建设,形成了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村民自治,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精神风貌良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合理规划,整个村民小组显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生活情景。

二、在扶贫人口较少民族工作上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2006年至2008年底,曼芽村通过三年时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村民的整体文明程度,以创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做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曼芽村在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将开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纳入工作的总体规划,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相关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实行责任管理,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研究确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总目标、保障机制、责任机制以及奖惩措施等。通过层层抓落实,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狠抓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落实,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发展生产,壮大产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曼芽村山丘平缓、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镇最先发展橡胶种植的自然村。上世纪90年代,县政府制定出台橡胶种植扶持鼓励政策,村支书岩三炳抓住机遇,从农场请来技术人员帮助规划,并贷款2万元,带领10多个本村寨的年轻人和外地民工在自家轮歇地和集体荒山上开垦种植下320亩橡胶。第二年,他把正茁壮成长的320亩胶园按每家5亩全部分给本寨的54户村民,并从农场请来技术员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随后,岩三炳又贷款10多万元,承包了集体荒山,办起了800多亩的橡胶种植农场。在这些基础上,岩三炳支书借助扶贫开发的惠农政策,带领本村村民发展生产,扩大橡胶种植面积,形成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香蕉种植业开发冬闲田种植西瓜等经济作物,现每年种植西瓜千余亩、种植良种香蕉848亩,并争取县民宗局项目,建盖猪厩1274 m2科学养殖生猪600余头。在本村的经济建设、村民脱贫致富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村民的经济收入迅速增涨,群众生活水平已名列打洛前列,一些高档的家居用品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皮卡车、轿车等交通工具也成为的群众生活中的一部份。

(三)多方争取,增加投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在搞活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村民很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为契机,整治村容村貌,在国家补助70%建设资金的情况下,积极与县级对口单位争取资金和原料的授助,并组织和动员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来筹资、筹劳,着力于解决曼芽村基础设施簿弱、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条件落后、村寨脏、乱、差的问题。一是为该村修建完成524 m2标准篮球场建设项目,在促进体育运动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身体素质;二是为该村该村修建完成400 m入村道路扩建工程和周边花台建设项目有效改变了该村“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脚泥”的出行现状;三是为该村实施完成能源及生态建设项目,共建成沼气池91口,入户率达到了92%,有效改善和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森林资源消耗,促进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四是为该村实施完成农户卫生间建设项目,共建卫生间94间,总面积364 m2,普及率100%有效改变了农村生活陋习,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五是对该村实施完善西部地区二期农网改造工程,从而提高了电压质量,降低了线损,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六是充分调动农民热情,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做好本村的绿化美化工作。为该村投入坚果、灯台树、臭菜、油梨等数种共计1300余株,绿化了村内主次干道和农户庭院,有效改变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四)立足长远,谋划未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曼芽村胶农种植橡胶技术和防治病虫害技术偏低的实际,以推动解五难学科技难项目,曼芽村开展以科技进村入户、带动农民科学致富为重点的培训项目,采取有力措施,提升村寨科技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村民增产增收。通过一系列科学技术培训项目,使村民深刻了解到学科学的重要性,科技种植、科学致富之风在古老的布朗村寨兴起。村支书岩三炳感慨地说:“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想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必须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希望党和国家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积极实施现代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农民获取工资性收入、增加生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政策性收入等途径,多渠道探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确保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同时,岩支书结合曼芽村实际情况对村寨未来发展提出初步构想,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争取将村里剩余的巷道全部铺上水泥路,修建社房和村民活动场所,修建公共厕所改善村寨生态环境,完善村寨绿化环境,最终将曼芽村打造为一个具有浓郁布朗族文化的特色旅游村寨。

随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整村推进项目的春风,在党和国家的惠农支农政策下,曼芽村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均为100%。村民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收入不断增加。村民都高兴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使我们过上了与幸福的生活”

三、经验体会

一是加强领导,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职能作用、引导作用和村寨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开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各项活动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民俗民风,结合实际开展各项有特色、主题鲜明的工作。确保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稳步推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开展增加动力,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今后,曼芽村将继续深化和推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在广泛开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通过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开展,推动我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