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节日 禁忌

来源 :转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08-14

节日 禁忌

1 节日

云南各民族的宗教节日有很多节日是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因为各民族的生

产性、娱乐性节日,其中都有祈祷神灵护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信仰内涵,就是娱乐性的唱歌跳舞,娱神祈祷也是重要内容。云南原始宗教节日一般都与祭祀神灵、祖先的宗教活动融为一体。各民族都有不少这类节日,限于篇幅,择要介绍。此外,还有一些节日为多个民族统一的节日,如火把节是彝、白、傈僳、纳西、拉祜、普米、基诺等族共有的传统节日;各族火把节的传说、祭祀活动虽然具有民族特色,但节日的愿望和目的都是大同小异的,即都是祈神赐福,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希望生活幸福。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哈尼、傈僳、拉祜、普米等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报农历6月24日至26日间,1至3天不等。节日活动内容因地因民族而不尽相同,但点火把则无一例外。火把节古代又称“星回节”,历史悠久,其习俗在史书中多有记载。最早见于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另外,万历《云南通志》、《南诏野史》及明清的一些笔记、方志均有详略不同的记载。这些记载真实记录下了古代火把节的部分习俗及其种种功利目的。如《大理县志》说:星回节又称保苗会,用柴竹等捆在一起点燃,用以熏田驱鬼。《滇系》说:火把节时农民持火把照耀田间,祈求有个好收成。

节庆期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仪式和游乐方式。白族和彝族家家门前要竖一个火把,村口竖一高四、五丈的大火把,即选松枝和干柴层层围成巨大的宝塔,上面插花挂果,有的还插写有“五谷丰收”、“人畜平安”字样的红绿彩旗。晚饭后,锣声、号声一响,男女老幼汇集广场,抬着米酒,炒豆等食品,点燃火把,并用松香扑撒火把,顿时光焰冲天,欢呼声此起彼落。老人们举杯畅饮,谈古道今话年成;年轻人围着火把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尽兴欢乐。丽江纳西族在牌坊前竖火把,还要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青少年舞着小火把,旋绕狮子山,前后连成一条火龙,表示招引光明,迎接祥瑞。金沙江边的纳西族,有时还引放“孔明灯”,青年们则人人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绕山串田,打火把仗、撒松香粉,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纳西、彝族古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表示一种美好心愿。石林、圭山等彝族群众,节日期间人人穿上新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踏拍跳舞,同时还举行摔跤、斗牛,武定、禄劝等地彝族群众,还开展射箭、赛马、打秋千等活动。傈僳族则有火把节出猎的古习。节日之夜,云南高原处处火把灿烂,有如繁星降地,眼花缭乱,村村寨寨歌舞狂欢,热闹异常,往往通宵不眠。

各族民间流传着许多火把节的来历传说。彝族支系撒尼人传说:天上阿育神把五谷撒到地上,人间丰衣足食,天王对此不满,派大力神去毁坏庄稼。大力神逞威,把水牛扭翻在地。英雄朵阿惹恣挺身而出,与大力神摔跤并取得胜利。大力神撒下香炉灰,变成各种害虫。人们便点火来烧。这就是火把节摔跤、斗牛的来历。纳西族传说:玉帝嫉妒人间美好生活,命掌火天神去放火,天神不忍烧毁人间,悖旨被杀了,一滴血掉在地上,变成小孩,教人们连点3夜火把,用这种方法瞒过了凶残的玉帝。火把节就是纪念这样保全人间的天神。彝族支系阿细人传说:为了打败残暴的奴隶主那迢迢,救出被抓同伴,英雄阿真拿无数火把捆在大群饿羊身上,赶着羊群开路,率先冲进城堡,把那迢迢烧死,其后便年年点火把庆贺。在撒梅人传说中,点火把是寻找在保卫撒梅家园的战斗中被入侵部落杀死的撒梅王的精灵。拉祜族传说:世上出了专吃人眼的恶魔,善人用蜂蜡裹羊角,点上火,撞到恶魔,并于6月24日制伏了他,人们便定这天为火把节,纪念这位善人。

火把节相沿成习,世代不衰。随着社会的发展,火把节的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大。节日期间,不但增添了竟舟、拔河等娱乐活动,而且有文艺团队演出精彩节目,有电影队放映新影片,有的地方还进行物资交流、生产技术传授活动等。古老的火把节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彝族年,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地也不统一。一般以自然村寨为单位,在秋收的农历10月上旬选择吉日举行。如果次年获得好的收成,便将这一天作为吉日,继续沿用。按照彝族的说法,过彝族年有3个意思:一是庆祝前一年的丰收,二是祭祀祖先,三是祈祷当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节日早晨,青年人鸣枪、放炮、妇女们唱着吉祥歌、舂糍粑、做苦荞馍。大家吃过糍粑和苦荞馍后,便打扫庭院、房屋、杀猪宰羊,准备坨坨肉等食物,并要“迎接”祖先回家过年。饭后,中年男子成群结队到各家祝贺新年;妇女则留在家中,招待来访的亲友和客人。在年节期间,年轻男女穿上民族盛装,大家聚集一起,伴随着口琴、月琴、胡琴和芦笙的音调起舞,荡秋千,转“磨儿秋”、“蹲斗”,同时,还在村寨平坦的坡上举行赛马、射箭、角力等活动。方圆数十里的彝族群众扶老携幼赶来观看。

盛大的绕三灵聚会,在每年农历4月下旬举行,历时三、四天。这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白族信仰本主神,认为它是诸神中的主神,为一村的本主。在各个本主中又有一个最高的神中之神,即南诏大将,大理国段氏祖先段宗旁,其所居之庙称为神都。白族每年都要到神都朝拜最高本主神,俗称“绕三灵”。节日期间,成千上万信徒身穿民族盛装,弹奏着乐器,边唱边舞,循着苍山之麓齐集“神都”,举行各种祀神文艺活动。参加者各怀不同的心情到这里祈求朝拜。其中以男女青年最多,他们来时打扮得十分艳丽,手里拿着柳枝、鲜花,打着“霸王鞭“,唱着大本曲,敲着八角鼓。晚上,人们在寺庙周围山林中休息,青年男女们谈情说爱,双双对对,隐藏在林木丛中,一唱一合,互相表达衷情。第二天开始,人们又向另一个方向进发,沿着洱海畔边行边唱,经过洱河灵帝的本主庙,然后到邑保景帝和公主的本主庙,整个过程都载歌载舞,如此延续3天至4天,节日才告结束。

哈尼族传统节日“十月年”又称大年(按哈尼族历法,10月为首)。在10月第一个属龙日进行,一般要过6天。这时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进行集体娱乐。有的走亲访友,有的求婚订亲。各家要杀猪宰鸡祭祖,祭天神。青年们聚在一处唱歌跳舞,讲故事和谈情说爱,充满欢乐气氛。

苗年,亦称客家年。苗年是滇东北部分地区和文山大苗山地区苗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文山州的马关、麻粟坡、邱北等地区,是苗年最盛行之地。时间在冬月的第一卯日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祭祖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举行传统的跳芦笙的“游年”活动。届时不分男女老幼都去观看。参加跳舞的姑娘要全部的盛装和佩戴大量的银饰。跳时青年男子在场中吹笙,姑娘们围成圆圈,按笙调齐步绕走,夕阳西下时改换鼓调,踩另一种步伐。

“吃年节”是苗家最隆重的祭祀古俗。追溯它的起源可以明白,这个节日与其说是“祭神”,倒不如说是在向“神”挑战,检阅人们征服“神”的力量。传说远古时候,牛的野性十足,凶恶而暴烈,被称为“神牛”。一天,牛成群结队,横冲直撞,窜进苗寨。全寨惊恐万分,家家摆投香案,户户跪拜祈祷,求“神牛”饶恕。但牛群满寨乱窜,触墙墙倒,触人人亡,村寨处处血溅楼崩。寨里头人率领百姓逃奔出寨,并发出号令:谁能把牛擒伏,就将他的名字列上苗家英雄族谱,年年为他开会,代代替他设祭。一个威武敦实,膀粗腰圆的苗族后生岩扎挺身站了出来。头人很高兴,巫师为他祭祖祷告,请祖先保祜,驱鬼相助,降伏“神牛”。岩扎为苗家征服“神牛”立了功,按头人号令,为他开歌会,欢庆斗牛胜利。大家在欢庆之际,重演了斗牛的情景,从而一代一代相传,演变成了苗家“吃牛”祭祀的古俗。现在我们看到的“吃牛”节盛典,都在每年农事已毕,仓库五谷丰登这时举行。先由寨中巫师占卜择选日期,公诸全寨,届时宾朋皆至。举行“吃牛”仪式的主人,用牛头祭财神;然后,选择黑白黄水牛各一头,作为“神牛”。由巫师施法,驱逐附在“神牛”身上的鬼魂,使苗寨清平安泰,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古时候,拉祜族人民专靠狩猎和采摘野果野菜过日子。那时候,吃了上顿无下顿,日子过得很苦,到了冬天,日子更难熬,有时一连几天没有食物下肚。天神厄莎知道了,很是同情,他为了解救拉祜人,便教会拉祜人种谷子。第二年的8月里,拉祜山上到处都长满了金黄的谷子。拉祜人高兴地围着谷子又唱又跳。为了感谢天神厄莎,拉祜人当天把收获的谷子摊在火塘上方的“炕芭”上,用火将谷子烘干,接着把谷子放在碓里舂成米,煮出香喷喷的新米饭。他们把煮好的第一碗新米饭敬献给天神厄莎。到了晚上,全族的男女青年,在打谷场上。把火烧得旺旺的,手牵手围成圆圈,通宵达旦地欢跳芦笙舞,边跳边唱。从此以后,每逢新谷入家,拉祜人都要恭恭敬敬地把第一碗新米饭敬献给天神厄莎,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人们就把这一天称为“新米节”。

佤族一年里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从祭水开始。祈求水神保证人们有水吃用和来年风调雨顺,这就是佤族的“新水节”。“新水节”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行庆祝活动。届时全寨忌生产3天。时间各村寨不尽统一,大多在佤历1月初一至初三,相当于农历的10月上旬。祭水时,全寨男子参加,由祭司为新引来的水祈祷,并接第一筒水,接着用第一筒新水在负责管水的窝朗家煮饭。经过是,将新水倒入火塘上的铁锅里,掺入原来已盛的水,又把头天献过仙女后拿回的老鼠身子放入锅内,再放入其它肉类,倒入大米,煮大锅稀饭,招待全寨子的人吃。酒足饭饱后,老人们带头给大家唱歌,讲述佤族的历史,全寨人唱歌跳舞娱乐,通宵达旦,沉浸在幸福欢乐之中。

“木脑”亦称“木脑纵歌”。“木脑”是景颇语音译,意思是大伙跳舞。它是景颇族群众性的大型歌舞活动,也是景颇族人民用来驱恶扬善,祝颂吉祥如意,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中旬择双日举行,节期二、三天。到了节日这一天,数百里山乡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鸣枪放炮,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举行“木脑”盛会。会场中心坚有一根高约20米的“木脑柱”,顶端有2块栗木板。木板上画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右侧画着蕨菜,象征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左侧画的是一个四方形内分成3个三角形的图案,每个三角形又涂上一种颜色,每一颜色有自己内涵。紧靠木脑柱的是2座仰望未来的高台,这既是了望会场的理想之所,也是良好祈愿的象征之地。“木脑”盛会,要跳景颇族人民非常熟悉并喜爱的“木脑舞”。

每年农历9月,当遍坡的包谷成熟早谷金黄的时节,居住在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基诺人民,大家喜欢欢庆一年一度的新米节。基诺族新米节由来已久。相传,很久以前,隐居在深山密林里的基诺人民,没有谷神,也不会种稻谷,过着采集和狩猎为主的原始生活。一天,一条家犬衔着一包谷种,翻山越岭跑进基诺大寨。一位基诺老人见此狗来历不凡,便把它收养起来,并把谷种撒在山坡上,经过年复一年的培育、繁殖、旱谷越来越多,从此基诺族学会了种旱谷,吃上了喷香的米饭,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进步,基诺族群众有了新米节的习俗。新米节没有统一的日期,各家各户在每年旱谷在成熟的一个月内,由家长选定一吉日。这天,全家老幼黎明即起,打扫卫生,做好新米饭和菜肴,待日上三竿,由家长扫自家种的地块,将菜饭分成若干份,带领家人到地里举行祭谷仪式。中午在地边吃一顿饭,再把田边地角种的瓜菜,一样一份用芭蕉叶包好,在夕阳下山前赶回家,切肉、做菜、煮饭、邀请亲戚欢聚一堂,同庆新谷登场之喜,预祝来年五谷丰收。

“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由于居住地区的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但都在农历6月。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节日的早晨,由本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驱鬼活动。除参加祭礼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群众则在寨外说古道今,并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夕阳西斜时,“躲山”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等到祭山神处响起“分肉罗”的喊声,人们选出身强力壮的人,分成4组到祭山神处抬4只牛腿,其余的人,各自回家,随后各家派人到寨里领取祭山神的牛肉。节日娱乐活动,以丢花包最为有趣。男女青年各站一边,相隔数米,互相投掷,以此向心上人表达爱情。

纳西人过年,吃年饭以前,首先要祭祖先。吃饭时,如有人外出未归,必须摆一副碗筷和留几个糯米糕,以示全家团圆吃年饭。狗在人们吃年饭前也受到特别优待。照例要以米饭和肉喂狗,并有专人察看狗先吃饭或先吃肉,来预测新年粮食和年猪的好坏。关于以肉饭喂狗的由来,有一种传说认为:纳西族始祖崇忍利恩与天女成婚后,狗随他们回到人间时,尾巴上带着许多谷种给人种。大年初一,按传统习惯,必须家中长男或长孙先起床,他首先边开大门边喊“大吉大利”,并用除夕就已准备好的松毛、干柴点火烧水。火要一点就燃,以取吉祥火红之兆。再点3炷香,然后拎着水桶到河边“买水”。先把香插在河边,顺流汲水3次,并念“新年大吉”,风调雨顺“的祝词。初一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祖、祭天地。

香格里拉白地纳西人过年有自己的特点。除夕,煮猪肉,舂饵块,在大门上贴纸之前,自己借别人的东西一律要还清,把放在山上的牲畜也要全部赶回家,喂饱草料。晚饭前要对天鸣枪,以示除旧岁。然后从畜厩、仓库到住房、神龛上,要分别一一贴上红绿花纸。在神龛上烧香,摆上酒茶,花瓶内插上香叶,又在各处门上贴上对联。在院坝烧天香处插上2米长的“塔”及贴上红绿花纸的竹杆(插之前要向房顶、房前屋后等各处摇摇,以示驱邪,还要到大水塘边烧天香,之后向龛祭祀。祭毕,全家人围在火塘边吃饭,每人一碗饭、两大片肉、一碗汤。饭毕,洗净火塘,并在其周围木框上糊以白土。当家里若有10岁男孩或9岁女孩,就要举行成丁礼——穿裤子或穿裙子。初一,鸡叫头遍,家庭主妇就要穿上新衣,背起水桶,打着火把,到水源头或井边烧香祭水神,然后打水。传说天神当天要放宝水,人们争着去接宝水,煮饭敬神。神龛上要供梳桃、五谷等,放3粒沙石,摆上净水,全家穿新衣祭拜。早饭后,老年男子在村子周围烧天香。初四至初十,各祭天群祭天。十五请东巴吃饭,晚上跳舞。

2 禁忌

禁忌,意为避免招致惩罚,禁止同“神圣”或“不洁”的事物接近。禁忌存在于云南每一个民族之中,而且渗透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张笼罩人们的无所不在的潜网。禁忌是历史积淀并传承下来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俗与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具有神圣性、威严性。禁忌虽然在云南各族社会中普遍存在,但保存于各民族及各民族支系的禁忌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这里择要介绍的是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的禁忌习俗。

生产方面:拉祜族凡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二十日不耕作、不舂碓,但可共同狩猎;属虎日不下种、不生产。传说,属虎日是拉祜族民间传说的英雄扎努扎别遇难的日子,人们为了纪念他,凡属虎日均为祭日,也是忌日。有的地区蛇日为忌日。每年第一声春雷响,第一次下雨时,拉祜人将这一天作为忌日,进行祭雷神和山神活动,这期间不生产,不舂碓。一般是当天为忌日,如果第一声春雷和下雨发生在下午或晚上,则第二天为忌日。传说认为,如果第一次打雷或下雨不为忌日,动了土会触动山神、雷神、山地就会塌崩,庄稼没有收成,人畜等都会受伤害,所以,一定要有忌日。另外,在播种时还必须选择吉日,才能保证粮食丰收。

哈尼族生产方面的禁忌有:男不织布,女不犁田。打雷天不下种,布谷鸟叫不栽秧。做什么活讲什么话,在棉花地里劳动不讲荞地的事,在荞地劳动不讲棉花地里的事。水田的进水口不能用锄头敲打。枳布用的纱线男子不能跨越。妇女不能在织机上哭泣。家有孕妇或行经妇女的男子忌讳上山狩猎。男子出门狩猎时忌讳在村口与成年妇女相遇。媳妇与丈夫同宗男性长者在一起劳动时,要将盘在头上的辫子放下来,以示尊敬。猎获野兽忌讳一人独占,否则下次狩猎就会失败。

大理白族在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两日,不能下地劳动,要在家里守孝,送祖先魂魄回去,否则会得罪鬼神。怒江白族每月初一望日和十五朔日不能种包谷和收包谷,日圆的第二天不能薅水稻、旱谷,否则会触犯月亮,包谷长不好,秧苗会死去。属鼠、鸡、猴日不能开秧门种庄稼,如要种,鼠、鸡、猴会把种子刨出来吃掉。同村或邻村有人去世,在举丧期间,死者的魂还在游荡,全村各户不能劳动,包括犁田、挖地、栽秧、收庄稼等,如果下地劳动,庄稼就会生长,要3年以后才能长好,如果收庄稼,收回的粮食再作种子,种出的庄稼能收一石的也只能收七、八斗。种菜、种庄稼,不能施放人粪尿,认为庄稼长得不好,或者倒伏,是因为浇大粪会使“丰收王子”(丰收鬼)发怒。在包谷地里不能放屁,否则得罪了“丰收王子”,庄稼长不好。

佤族禁忌较多。在下列时间,全寨人均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认为违犯了将不利于庄稼的成长,如:砍木鼓以后3天、大窝郎盖大房子过程中的3天、砍牛尾巴的当天、打豹子作鬼的5天、寨内失大火后6天。家中死了人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7天。作鬼的人家在做鬼仪式结束以前忌生产。做梦不吉忌生产。没有祭寨神和家神之前不得播种,否则谷物长不好。首次使用新的狩猎、捕鱼工具,一定要先祭山神和水神,同时要祭兽、鸟神和鱼神,否则,捕获不着猎物。

日常生活方面:大理白族在生活中有如下禁忌:别人的猪、牛、马、骡无故跑进屋内,认为有灾祸降临,极为不利,主人要立即用红布横挂在大门上,燃几柱香,并祈祷道:“天地神在上、灶君、门神请保佑,将一切灾星赶出去!祝家门清吉平安,顺顺利利。”祷毕,将进屋的牲畜赶出门外。建新房的动土日期,不能与家中任何人的本命相冲克,否则惊动地脉龙神,危及本人生命,动土前要请巫师选择吉利日子。在渔船上吃饭不能将各种勺的背面朝上,朝上意味着翻船,也不能吹口哨,否则也会翻船,把鱼吓跑。

拉祜族的禁忌有:凡拉祜年大年初一不准外人进寨子,也不能到外寨去,寨内妇女不得串门子,否则就会给寨子带来灾难。日常生活中烧火做饭时,柴火要从“三角灶”的正面添入,不能从其它方向加柴火,而且柴要由根到梢顺着烧,不能倒着烧,据说如果倒烧柴火,家里妇女生小孩时会难产。传说拉祜族祖先是吃狗奶长大的,所以拉祜族人有尊敬狗的说法。逢年过节要给狗吃好的食物,未经主人允许不准乱打狗,更不准杀狗、吃狗肉。人们认为打狗杀狗都是有辱祖先的行为。吃狗肉者眼会瞎,并规定不让吃狗肉的人进寨子。拉祜族还忌猪、羊进家,认为这不吉利,称之为“噜打”(邪恶之意)。对闯入家中的猪或羊,人们会将其拴住,带上香烛把它送到远远的深山老林中去。这种被称为“噜打”的猪羊,谁也不敢收养。

大理州彝族纳苏、腊罗、摩擦、葛泼等支彝人禁忌:在自己家中唱调子、吹口消;牛、羊进堂屋,狗上楼、爬房,妇女把衣裤晒在路上,看见竹子开花。大年初一听见乌鸦叫,认为要死人,听见狗哭,认为要死人。

迎来送往方面的禁忌:潞西景颇族认为,骑马入村过寨时,必须下马,他们认为每个村寨中都有一种鬼会咬骑马的人,被咬的人必死无疑,这一禁忌任何人都得恪守。到别人家去玩,不得任意出入鬼门,不能穿鞋,尤其是生人,他们认为鬼门靠近家堂鬼,出入鬼门便会闹鬼,鬼要责怪,这对主人不利。不能摸别人身边经常佩挂的长刀,长刀是景颇族男子自卫的武器,你摸了它,主人会认为你是想谋害他,因而会抽刀砍你,女人更不能摸,他们认为女人摸了,会使主人倒运。入门后,不得站立,更不得伸开双手当门而立,他们认为这样会触怒家鬼,于主人不利,入户后,必须立即坐下,青年多盘膝坐,老人则不受这个限制。如果是在街子天或是街期后的第一至四天中的一天中出生的人,那么凡到了街期(一街5天)的那一天,不能出远门或去串别的寨子,而只能在家或上街,否则,认为这个人会活不长。如果在别人家里住宿,不经主人许可,不能挂蚊帐,尤其是在供家堂鬼的地方,更不许挂。在与人对面交谈时,不能指着人说“鬼”来开玩笑,否则,对方会不高兴。

拉祜族规定客人不能坐在门槛上,不能在门槛上砍东西,客人不能进入主人内房,也不能横着或脚尖对神龛,外来男女客人不得同在一间房内睡觉,向主人借刀用完后,赔还时应将刀把朝前递给主人,不得用刀尖对人。主人杀鸡招待客人时,客人不能主动拿鸡头吃,如果主人将鸡头送给客人时,客人必须接受,不能嫌弃或拒绝,也不能转让他人吃,因为这是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在澜沧茨竹河一带的拉祜族忌用红色的物品,因此外人不能将诸如红衣裤、红毯子等带入寨内,穿红色衣裤或携带红色物品的人要进寨子前,必须将这些红色的东西收藏好,才能进入寨子。西双版纳的傣族禁忌有,上竹楼后先脱鞋,再进房,室内中柱不能靠,因为死人才靠,中柱的楼下部分不能拴牛。不能进主人内室。吃饭时要有礼貌,不能从别人筷下挟菜等,不能坐门槛,不能摸别人的头。耿马傣族认为,屋中火塘上边为主人坐处,外来客人不得乱坐。家中有产妇未满月者,有人入其家,认为入者会倒霉,主人家的孩子会因此而常哭,必须将进入者拜为干父母。

婚丧嫁娶方面的禁忌:临沧地区傣族婚姻习俗中的禁忌有,父母死后一年内不能结婚,否则认为不吉利;结婚时须选龙、猪、鸡、猴日,认为这些日子结婚,婚后大吉大利;所谓“枇杷鬼”家庭的子女不能与别人结婚,一般认为他们会放鬼害人,等等。

哈尼族禁忌:妻子不能直呼丈夫的名字,丈夫也不能直呼妻子的名字。姑娘出嫁时要哭泣,但不能一直哭到夫家,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忌讳同居。婚娶那天,新娘新郎要各戴一顶篾帽,但忌讳正戴,前帽沿额下斜,表示面向黄土,乐于农耕,不是懒人。忌讳守孝人参加婚礼,否则,会给新婚夫妇的未来投下阴影。女子忌讳跨越同辈和长辈男子的脚及其它物品,禁止妇女用“批甲”(系在臀部的饰物)打丈夫,否则,会把丈夫的魂打跑,乃至遭厄运。

拉祜族习俗,凡父母死的那一天均为忌日,不能舂米、不生产、不买卖东西、不借出东西、不出行、不盖房子、不办喜事。人们认为,如果父母死的忌日不祭,是最大的不孝,将会受到严厉惩罚,家里的财产,物品将会只有出、没有进,全家只会越来越穷,没有父母、祖宗的保佑,一年到头将不得安宁。凡妇女生小孩不满3天的,规定不准外人进入产妇家中,如有外人进入,会带进不吉利的东西,会将产妇奶水踩干,使孩子没有奶吃而不能长大;如外人不慎误入产妇家,就得给小孩“拴红线”,取名字,还必须给孩子送银项圈,银手镯等礼物,以讨吉利,否则,大人小孩都难保平安。

佤族安葬死人时,要吃大米饭和肉,不能吃杂粮和蔬菜,否则死人不高兴,庄稼长不好,让活人也吃杂粮和野菜。人死之后,不祭祀家神,不能盖新房,也不能结婚。怀孕的妇女及其丈夫不得吃用以祭神的酒和食物。选墓地时,用蛋卜、把蛋举平头顶,念祝词,再放开手,让蛋落地,如果蛋烂了,说明死人选中了这块墓地,不烂,再举,再放,直到蛋烂为止。布朗族禁忌较多,如孕妇不能参加亲友的婚礼和丧葬仪式,孕妇不能参加寨内外一切节日和祭典。孕妇难产死亡,认为是鬼投胎,要剖腹取胎儿,请巫师驱鬼,把产妇尸体、胎儿、胎盘分别处理。父母亡故纪念日不能生产劳动。另外,家中有产妇,全家人都要讲究许多忌讳:不能拿野兽肉进家,否则婴儿会得暴病死;拿绿色树叶进家,婴儿脸色会变青,违禁了要拿一些树叶在火上烘黄后煮热水给婴儿洗澡,婴儿脸色才会好转;婴儿鼻塞,是家人得罪了猪神,要拿猪笔穿在“猪素果”(一种猪爱吃的野果)上念些诉词和喂给猪吃;婴儿哭声如犬吠是得罪猎狗所致,要用狗毛煮水洗婴儿;婴儿哭声如拉风箱的声音,那是得罪风箱神所致,要偷点糊风箱的土煮水给婴儿洗澡;傍晚婴儿啼哭不止,是名字取不好的缘故,要许下给婴儿找干爹来重新取名;到井里担水不能盛满,不然,婴儿会吐奶水。

景颇族在祭祀方面的禁忌很严。如不得触动人家门前的鬼桩,也不得在其附近大小便,他们认为鬼桩上附着鬼,鬼会咬人怪人,使人遭灾害病。任何人不得在能尚(官宙)、神林附近大小便、打枪、玩弹弓、砍伐树木,否则他们认为会触怒能尚和神林的鬼,从而使老虎、豹子、野猪、野猫等猛兽进入村寨,危害人畜的安全。山官还没祭能尚之前,群众就不能播种、割谷,否则景颇族认为谷子长不好,收不多。供鬼的菜,在炒菜时用左手执菜铲炒,人吃的炒菜,则相反,如以筷子代替菜铲,供鬼的炒菜用1支筷子炒,人吃的炒菜则1双筷子炒。

拉祜族认为,寨中人送“房子鬼”(日子不定,多在家人患病或属虎日)不准外人到家中投宿,全寨送火神那天晚上,也不准外人进寨或住宿(多在干旱和发生火灾时),因为他们说,外人进寨住宿,会给寨子带来邪恶和灾难。在每天清晨,拉祜族每家要向“家神”祭祀,点香烛,在祭祀前,家人不能在屋内高声谈笑、吹口哨、弹弦琴、吹芦笙,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提及鬼神,认为如果这样,会受到神灵的惩罚。客人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否则主人会生气。外出在路上遇到送鬼的,不许说话,以免惊动鬼神。出远门要杀鸡看卦、占卜凶吉。给出远门的人“拴红线”,以祝愿其出行顺利。外出途中如遇雀屎掉在头上,则认为不吉利,要立即返回家中,另择吉日出行。每个拉祜族寨子都有一片神林,严禁任何人砍伐,也不许在神林中大小便,否则将会触怒神灵,遭受惩罚。

哈尼族禁止在寨神丛林中放牧或砍伐林中木。祭祀寨神当天,禁止讲本民族语言以外的其他语言。寨神丛林是神圣的地方,禁止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进入,禁止追捕逃入的动物,禁止跨越竖于林中的寨神石,禁止跨越林中用以烹煮食物的锅桩石。叫魂当天,被叫的人不能离村出山。在房前屋后或在野外杀牲祭祀,食剩的食品忌讳带进屋内。年节期间,在祭奠自家祖先神灵时在天井宰杀的鸡鸭肉,不能给外姓人(包括自家已出嫁的女子)吃,只能让自家人(包括要进门的媳妇)吃,吃剩的也不能拿进屋内。

云南少数民族与原始宗教信仰相关的禁忌习俗很多,保存在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云南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愚昧落后的禁忌正在逐渐消失,不远的将来,云南少数民族保持的将是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和文明精神文明的淳风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