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全年预期发展看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09-10-16

                        

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全年预期发展看好

 

——2009年1—9月勐海县经济运行统计分析

 

今年以来,我县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人代会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平稳发展势头,突出表现为:第一、三产业平稳增长,需求稳中趋升,经济质量有所提升,运行环境日趋优化,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社会事业协调进步,统筹和谐发展局面逐步形成。

一、经济运行的亮点

1—9月,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 %,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任务数72.4%。从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的情况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趋势,一季度增长4.3%,上半年增长6.7%,前三季度增长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9.3%,完成年计划任务数85.5%;第二产业增加值8.5亿元,下降1.4%,完成年计划任务数65.4%;第三产业增加值9.6亿元,增长16.1%,完成年计划任务数71.6%。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有望丰产增收

我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11.2%;林业产值1.1亿元,同比增长8.4%;牧业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3.5%;渔业产值0.6亿元,同比增长6.7%。

1.粮食生产形势良好。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继续保持了扶持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连续性,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种粮效益明显,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今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2.9万亩,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小春粮食面积2.1万亩,同比增长29.2%;大春粮食面积50.8万亩,同比增长9.6%。在大春粮食面积中:水稻面积28.9万亩,同比增长3.7%;旱稻面积3.2万亩,同比增长17.9%;玉米面积16.3万亩,同比增长18.4%;黄豆面积1.5万亩,同比增长18.5%;薯类面积0.7万亩,同比增长30.4%;杂粮面积0.2万亩,同比下降0.9%。从目前的收割与长势情况分析,今年我县粮食增产已成定局。

2.“两麻”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麻产业是我县近年来引进推广的新兴产业,通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种麻效益已初显成效,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亚麻面积达1.2万亩,比上年增长24.9%;云麻面积2万亩,比上年增长60.4%。

3.鱼类养殖稳步发展。前三季度全县鱼类产量达6500吨,同比增长6%。

4.橡胶产量增、价格减。由于今年橡胶开割早于上年,且受虫害影响较小,产量增加,价格有所回升但依然低迷。橡胶产量达5000吨,比同期增20%。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2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年计划任务数6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49亿元,同比增长23.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61亿元,同比增长3.6倍,农村投资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13.9%。

1.施工项目及新开工项目增加,重大项目支撑力增强。1-9月全县在建项目42个,共完成投资6.6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共完成投资3.79亿元,同比增长23.6%,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57.4%,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投资2.6亿元,占全社会投资额39.4%,这些重大重点项目进度的加快,有力地支撑了全县投资总量的稳定持续增长。

2.投资行业范围扩大,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从投资行业看:一是交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佛双桥至打洛二级公路、惠民至勐海二级公路、乡镇油路以及农村通达工程加快施工进度,交通投资成倍增长。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2.97亿元,同比增长3.9倍。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共完成投资5000万元,同比增长17.6%,完成年初计划的68.3%。在建的大型灌区、打洛界河综合治理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三是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增长。电力建设共完成投资3800万元,同比增长39.8%,流沙河一级电站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已经完工,极大地提高了我县供电能力和质量。四是房地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137万元,同比增长3.6倍。在鑫海花园二期工程和茗都佳苑两个楼盘的拉动下,房地产投资成倍增长。

(三)消费市场增速继续加快,城乡消费协调增长

1-9月,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完成年计划任务数71.7%。社会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因:一是积极的宏观消费政策是扩大消费的有力保障。国家先后制定出台了八个方面,37项具体政策。尤其是“万村千乡”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农超对接”等措施的实施,对农村消费拉动十分明显。二是投资增长对消费拉动明显。据专家测算,投资对即期消费的拉动比值为25%左右。三是农村经济形势好转,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

(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总体较好

农村经济形势较好,农作物面积稳定增长,粮食有望丰产增收,经济作物结构优化等特点。1—9月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8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

1-9月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83.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随着我县经济形势企稳回升,“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生态”政策的实施,以及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师和医务人员在年内实施绩效工资和促进就业政策的实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将有很大增长空间。

三季度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8.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7.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88.8%。物价运行总体较好,呈现出逐月平稳的良好形势。今年来物价走低主要是农副产品价格下降,消费市场活力不足,如茶叶、猪肉价格下降,随着各项扶持发展力度的加大,市场供应充足,食品类价格下降对抑制价格总水平上涨起着关键作用。

(五)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节能降耗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随着节能降耗工作不断加强,我县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也在逐步下降。1-9月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65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9.1%;单位产值能耗为0.08,同比下降9.75%。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注重节能降耗工作,企业进行锅炉改造,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原煤消费。二是焦碳消费量的大幅下降。焦碳消费量下降是我县能源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三是生物质能(主要指蔗渣)消费量增加也为全县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起到必要的作用(生物质能消费可以底扣本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六)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收入创新高

我县积极推动旅游业各项工作的落实,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与改革的步伐。着力推进打洛旅游小镇、“云茶源”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发挥政府与行业协会作用,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力度。旅游业发展明显加快,在第三产业中地位进一步提升。1-9月,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接待45.4万人次,同比增长63%。其中:景点接待国内旅游者24.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倍;宾馆接待国内旅游者17.2万人次,同比增长23%。实现旅游总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年计划任务数90.7%。

(七)财税收入增长较快,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1-9月,地方财政收入1185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8%,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数112.9%。其中:营业税收入2044万元,同比增长42.8万元。财政超额增收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增长较大。地方财政支出40343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707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1%。

1-9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8.5亿元,增长40.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8亿元,同比增长19.7%。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农业内部结构单一,发展制约因素突现

我县农业的三大传统产业是粮、糖、茶,从目前三产业看:粮食产业发展较为稳定,茶叶产业受价格下滑影响发展较为缓慢,甘蔗受面积下降影响,甘蔗、茶叶生产形势较为严峻。近年来,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种蔗利润不高,综合评估产业间的效益,甘蔗比较效益处于弱势。而茶叶生产则是由于市场价格一直低迷,很多茶农对茶园疏于管理、懒于采摘。据统计,今年全县种植甘蔗 18.8 万亩,同比下降 7.1 %,产量80万吨,同比下降5 %;茶园面积33万亩,与上年持平,干毛茶产量11000吨,同比下降4.3 %。

畜牧业发展不容乐观。2009年是生猪业的一个“寒冬”,上半年生猪价格一路下跌。三季度以来,生猪价格逐渐回暖,据物价调查显示,本季度肥猪价格已回升到11元/公斤,比上季度末增20%左右,比去年同期下跌了27%左右,生猪业仍处于亏本养殖的状态。家禽养殖也受价格起落频繁,市场风险较大,养殖效益不稳定。三季度全县肉类总产量6200吨,同比增长2.5%。生猪季末存栏16万头,同比增6.7%,出栏6.4万头,同比增1.3%;家禽季末存栏82万只,同比增长6.1%,出栏54万只,同比增长3.5%;大牲畜存栏5.8万头,同比下降4.3%,出栏 1.8万头,与同期基本持平。

(二)工业生产增速增效困难,实现目标的压力较大

工业经济受国际经济危机、精制茶价格下滑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剧,订单数量减少,企业利润下滑影响较大。预计三季度工业总产值11.87亿元,同比下降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8亿元,同比下降-20.1%,完成年计划任务数57.4%。

1.轻工业产值下滑,工业结构善待合理。轻工业产值7.17亿元,同比下降31.4%。其中:精制茶加工业产值4.17亿元,同比下降42.98%;制糖业产值2.8亿元,同比下降2.8%。重工业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39.72%。其中:选矿及冶炼业产值1.95亿万元,同比增长18.02%;电力生产及供应业产值0.96亿元,同比增15.43%。

规模以上总产值8.83亿元,同比下降21.45%。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总产值5.91亿元,同比下降32.5%。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7.7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减少的主要原因还是精制茶价格及铁精矿价格大幅下滑的原因。

2.主要产品生产下降,铁矿石产量增长空间有限。我县主要产品产量中,成品糖产量9.51万吨,同比下降2.6%。精制茶产量8916.31吨,同比下降25.41%。发电量3.23亿度,同比下降6.32%。铁合金产量1833吨,同期比下降55.08%。铁矿石原矿量17.11万吨,同比增长2.57倍。

(三)边境经济贸易下降,短时间扭转局面需要克服很大困难

今年以来我县边境经济贸易发展困难,1-9月边境经济贸易总额2.89亿元,同比下降8.7%,完成年计划任务数8.7%。主要原因是主要出口商品和主要市场出口均大幅下降,1月至今一直出现负增长。加之打落口岸进出口贸易、边境旅游、出入境人员受政策限制,根据目前外部经济环境和缅甸局势看,短时间内要扭转边境经济贸易下降局面需要克服很大困难,形势严峻。

三、全年经济走势判断

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呈现好的发展趋势,宏观调控政策呈现出积极作用。按照我县前三季度完成情况和目前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我县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一)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预计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根据前三季度农业生产情况,预计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增加值8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有望完成年初任务数105%。针对农业产业发展形势,存在的积极因素有:一是粮食生产以建设现代化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粮食作物面积的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实施超级稻工程、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加大了科技成果在粮食生产上的运用,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是甘蔗面积减少,势必影响产量,但全县甘蔗“吨糖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初步落实“吨糖田”面积2万亩左右)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积减少带来的损失(产量与产值)。三是虽然近两年来我县的茶叶价格一直低迷,但今年以来高山茶、古树茶交易活跃,价格止跌回升,新采摘茶园面积同比增加。四是生猪价格的逐渐回暖,有望激发养猪户的积极性。

(二)在固定资产投资有力拉动下,二产业将有小幅度回升

工业经济将触底回稳,工业生产逐步向好发展。投资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入推进,投资项目的引进和开工建设,有利于拉动第二产业小幅度增长。

(三)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对全县生产总值贡献突出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复杂经济环境,我县经济发展遭遇到了较大困难,但第三产业仍保持较快发展,规模及贡献等均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随着需求结构保持平稳,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结构稳步升级,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此外,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经济增长活力进一步增强。按三季度的发展趋势看,应该能顺利完成年初任务。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全县今年除工业、边境经济贸易额外,其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均能基本实现,其中:生产总值预计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四、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又要充分把握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和决心,切实促进我县经济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稳步运行。

(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要强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控,加强对我县宏观经济走向的科学判断,并积极加以引导。针对国家近期出台的“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等一系列旨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我们要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制定适合我县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

(二)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引进各种新型种养技术,尽快形成规模化经营,提高种植、养殖户在市场定价上的话语权,从而使从事种养的农户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下安心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巩固禽、蛋生产,积极发展牛、羊养殖,改变单一的养殖结构。进一步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积极组织农资供应,让农民真正从生产中得到实惠。

(三)切实抓好工业生产,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

要抓住机遇,通过深入分析工业生产和产业结构,借助经济调整之机和产业振兴计划,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努力建设工业园区,突出建设和打造普洱茶品牌优势,提高茶企业竞争力。主要解决好:一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茶产业振兴计划。二是加大对企业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帮助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克服资金障碍。三是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增加技术含量,发展精深加工,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高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