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海政发〔2021〕28号

  • 来源 :勐海县人民政府
  • 访问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1-07-15 05:43
  • | 部门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勐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勐海县人民政府

2021年7月15日

 

 

 

勐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勐海县人民政府

2021年7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 1 -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背景 - 2 -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内涵 - 2-

(三)勐海县创建“两山”基地的重要意义 - 3 -

二、区域概况 - 4 -

(一)区位概况 - 4 -

(二)自然状况 - 4 -

(三)经济社会状况 - 6 -

(四)资源状况 - 7 -

三、“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 11 -

(一)“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 - 11 -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 - 17 -

(三)凝练总结已有的典型案例 - 18 -

四、总体思路 - 34 -

(一)指导思想 - 34 -

(二)基本原则 - 35 -

(三)总体目标 - 36 -

(四)建设指标 - 37 -

五、重点任务 - 47 -

(一)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守住绿水青山 - 47 -

(二)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增值“两山”资本 - 50 -

(三)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金山银山转化 - 53 -

(四)打造“两山”文化品牌,推动绿色惠民富民 - 54 -

(五)探索长效保障机制,助力“两山”长久转化 - 56-

(六)探索转化的有效路径 - 60 -

六、工程项目 - 61 -

七、保障措施 - 71 -

(一)加强组织领导 - 71 -

(二)明确工作任务 - 71 -

(三)注重广泛宣传 - 73 -

(四)加大经费保障 - 73 -

(五)强化督查考核 - 73 -

(六)注重广泛宣传 - 73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内涵,探索勐海模式和做法经验,根据生态环境部及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到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2016年,生态环境部将浙江省安吉县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为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经验,截至目前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命名了四批共26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8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全国其他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标杆样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试点示范,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另外,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积累经验,形成一种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内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本质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理念作出了科学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准确理解这一理念的科学内涵。

绿水青山是生存的根本。习近平同志早在2006年就指出,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绿水青山是发展的根本。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绿水青山是惠民的根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蕴含着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思想,正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基因。叩开绿色发展之门,就能让守住绿水青山的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2015年到云南视察时的就叮嘱: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指出,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生活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群众共建共享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三)勐海县创建“两山”基地的重要意义

勐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西双版纳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面积5368.09km森林覆盖率68.1%。县域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辖区内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4281.2 hm2,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开展“两山”基地创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举措,是建设“美丽云南勐海篇章”的具体体现。勐海县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责任重大,既要筑牢生态屏障又要发展社会经济,成为勐海发展的难点,而“两山”基地的创建为勐海突破保护与发展瓶颈带来了的战略机遇。为此勐海县推进“两山”基地建设,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证明题,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勐海县期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建设,可以闯出一条生态和经济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之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建成“两山”基地,全面建设幸福和谐的小康社会。

二、区域概况

(一)区位概况

勐海县位于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和西北与普洱市思茅区和澜沧县相邻,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556千米,总面积5368.09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93.11%(约为4998平方千米),坝区面积6.89%(约为370平方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6.2千米,南北相距114.5千米,距省会昆明599千米,距州府景洪市45千米。国家级打洛口岸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国家距离最近的内陆通道。

(二)自然状况

1、地形地貌

勐海地处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属滇西南山原地貌区的西南边缘。境内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最高点在县境东部勐宋乡的滑竹梁子主峰,海拔2429.5米,是州内第一高峰;最低点为县境西南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有大小盆地(坝子)15个,5万亩以上的有勐阿、勐海、勐混、勐遮4个,其中勐遮坝23万亩(153.39平方千米),是西双版纳州最大的盆地。

2、气候特征

勐海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全年太阳投射角变化小,接受太阳辐射多。夏秋季受来自孟加拉湾和北部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多阴雨天气,气温不高;冬春季受来自印度半岛的干暖西风气流控制,加之北部有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屏障作用,受冷空气影响的机会较少,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1℃,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024.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1.4mm,终年温暖湿润、多雨、静风少寒。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多雾日,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夏秋多阴雨天气,冬春多晴朗天气,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特点。灾害性气候主要有春季干旱,夏季洪涝,秋季低温冷害和连绵阴雨,冬季低温霜冻,局部性大风、冰雹。

3、河流水系

勐海县境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河网密布,河流众多,属澜沧江水系。境内流程2.5km以上的常年河流有159条,总流长1868km,总集水面积5570km2,其中境内面积占98.9%。主要河流有澜沧江、流沙河、南果河、南览河、勐往河等。澜沧江自普洱市小橄榄坝附近由北向南流入勐海县境内,于南果河交汇处向东流入勐海县境内。南览河为过境河流,由澜沧县流入,也是中缅两国界河,国界河段长134.6km。

4、土壤类型

勐海县土壤类型多样,全县土壤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紫色土、水稻土、冲击土7个土类,各类土壤随海拔高低而垂直分布,因气候、生物、地质、地形的不同各有差异。海拔800m以下砖红壤,主要分布在布朗山南部、打洛坝区的低山地及勐满坝区,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海拔800~1500m为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分布在低山和中山地区,是面积占绝对优势的土类,占土地总面积的57.6%;红壤分布于1500~2100m山的中部或山顶平缓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2.6%;黄壤分布于1700m或1900m以上的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6%;紫色土零星分布于西定乡,占土地总面积的3.4%;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海拔600~1500m之间的坝区,占土地总面积的5.95%;冲击土占土地总面积的0.3%。

(三)经济社会状况

1、行政区划

全县辖6镇(勐海镇、打洛镇、勐混镇、勐遮镇、勐阿镇、勐满镇)5乡(勐往乡、勐宋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1个农场管委会。85个村民委员会,952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7个居民小组。驻有1个省属科研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人口与民族

 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为35.37万人,聚居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彝族、回族等25种民族,其中布朗族人口是全国最多的县。

3、经济状况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3亿元,增长5.1%,位居全州第一、超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生产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超年度目标10.1个百分点、增长30.1%;财政总收入达11.43亿元、增长7.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5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32525元和13951元,分别增长3.8%和6.7%。

(四)资源状况

1、生物资源

勐海县地处热带北缘,长期处于热带季风的控制之下,由于未受冰川南移的影响,第三纪以前的古、稀、珍贵的热带植物得以保存、繁衍和发展,因而植物种类繁多,类型复杂多样。在分布上,由于复杂的地形地势土壤和气候的多样性镶嵌交错现象较为普遍,森林植被的各种类型表现出热带植被向亚热带植被之间的过渡性。有植物186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有陆生野生动物361种,其中哺乳动物有9目27科67种,鸟类有16目44科249种,爬行动物有3目11科45种,昆虫类有27目92科113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

2、水资源

勐海县总集水面积5511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9.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5.59亿立方米,为地表水的52.9%。水能蕴藏量116.88万千瓦,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水域面积6.9万亩,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42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供水9560万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4600万立方米。温泉丰富,有高温泉(60~100℃)4处、中温泉(40~60℃)10处、低温泉5处。勐海县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河水多为降水补给性河流。境内地表水年平均径流深540.7毫米,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9.46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地表层、根系层和基岩裂隙层,主要来源于雨季部分雨量下渗补给,地下水年平均径流深340毫米,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5.59亿立方米,为地表水的52.9%;另有境外客水4.9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50.04亿立方米。境内流程2.5公里以上的常年河流159条,总流长1868公里,多为幼年期河流,属澜沧江水系,总集水面积5570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面积占98.9%。流域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澜沧江流沙河、南果河、勐往河、南览河等,水能蕴藏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3、矿产资源

全县有18种矿产资源,共探明和发现大小矿(床)点104个,采矿权37个,其中,中型矿山4个,小型矿山33个;探矿权40个。矿种主要有独居石、磷钇矿、锆英石、钛铁矿、金、锰、铁、铅、锌、锡、铜、煤、花岗石、石灰石、砂岩、粘土、矿泉水、地热水。已勘查矿种资源有12种(金、金多金属、锰、锰多金属、铁、铁多金属、铁锰、铅锌多金属、铁锰铅锌多金属、锑多金属、银多金属、多金属),在全县11个乡镇范围内均有分布。已探明资源储量:金10.158吨(金属量),铁矿石4160.47万吨,锰矿石4611.16万吨,铅锌矿石19.05万吨,原煤182.46万吨,重稀土矿矿砂4541.03万立方米,轻稀土矿矿砂11072.31万立方米,锆英石砂矿11072.31万立方米,建筑用花岗岩2301.23万立方米,砖瓦用页岩639.50万立方米。全县已探明的独居石资源储量高居云南省榜首,占全省资源储量的93.7%;磷钇矿储量占全省资源储量的100%,是云南省最重要的重要稀土资源地;锆英石资源储量位居云南省第二,占全省总资源储量的35.8%。全县共有温泉、热泉点15个,是云南地热资源集中区之一。

4、茶资源

勐海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态系统良好,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优势,所产的普洱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外形紧结壮实色泽墨绿油润,叶底肥厚鲜嫩,香醇厚回甘,久放之后汤色更透亮鲜艳,味道更纯浓爽口,陈香独特持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传承千年的普洱茶制作技术,形成了以“勐海味”为特征的普洱茶,为国内外饮茶爱好者所喜爱,风靡海内外茶叶市场。

勐海茶区,地形复杂,各自形成了一些小范围的生态系统。遍植于各个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的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品种。勐海县境内有如下山头茶区:(1)布朗山茶区。该茶区主要的山头茶品种有勐海班章茶、勐海老曼峨茶、勐海结良茶、勐海章家茶、勐海坝卡龙茶和勐海坝卡囡茶等。该茶区的茶叶具有白毫显著、芽尖厚亮,滋味厚重、浓烈、霸道,回甘好、耐泡的特点。(2)勐混茶区。该茶区主要品种为勐海贺开茶、勐海班盆茶,勐海广别茶、勐海广冈茶。勐海贺开茶和勐海班盆茶具有香气沉稳绵长,黏稠细腻、柔顺饱满,稍有苦涩、涩显与苦,苦化甘较快的特点;勐海广别茶具有茶汤色蜜黄透亮口感醇甘甜润,涩感微弱,闻有蜜香的特点;勐海广冈茶具有茶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高纯,有轻微兰香感,口感稍苦涩、回甘快而持久的特点。(3)格朗和茶区。该茶区主要茶品种为勐海南糯山茶、勐海帕沙茶、勐海捌玛茶,勐海帕真茶、勐海苏湖茶。勐海南糯山茶具有蜜香淡雅、口感柔顺、回甘悠长的特点;副海帕沙茶具有香气高、汤色亮、耐泡的特点:勐海捌玛茶具有条索肥壮,毛料偏白显露,茶汤偏白色,口感香甜,绵绵生津,蜜香浓郁的特点;勐海帕真茶叶长肥硕,白毫显着,内质丰富,耐泡,茶汤清澈,香气高昂,回甘强烈;勐海苏湖茶口感醇和清甜,闻有蜜香,风味独特。(4)勐宋茶区。该茶区主要品种有勐海那卡茶、勐海保塘茶、勐海大安茶、勐海曼兴龙茶、勐海曼西良茶、勐海蚌冈茶、勐海蚌龙茶、勐海三迈茶等。勐海那卡茶蜜香浓郁,属于高香型古茶树,入口回甘生津明显,茶气足,甜水好、喉韵深;勐海保塘茶,勐海大安茶、勐海曼兴龙茶茶气更霸道,回甘好,生津明显;勐海曼西良茶具有汤色金黄明亮,稍苦涩,涩显于苦,苦化甘较快涩稍长,汤质饱满的特点;勐海蚌冈茶具有茶气劲足,茶质清灵厚,香气芳馨清扬,回甘迅速显柔,水性滑厚温润,喉韵甘润深沁的特点;勐海蚌龙茶口感浓郁、强烈,具有独特的花香气息;勐海三迈茶香气馥郁清扬沁人心脾,汤色绿黄明亮口感浓厚甜润,汤质饱满厚实,回甘迅速,生津持久。(5)勐往茶区,该茶区主要品种为勐海曼糯茶,以高香而闻名,人口甜,滋味醇厚著称。(6)西定巴达茶区,该茶区主要品种有勐海贺松茶、勐海章朗茶和勐海巴达曼迈茶。勐海贺松茶条索紧结黑亮,干茶与杯底香强烈而持久,苦涩较显、汤中带甜、回甘快,汤较饱满、茶气较强,勐海章朗茶具有茶气足甜水好,耐泡的特点;勐海巴达曼迈茶具有条索长,色泽墨绿口感回甘绵长、涩味弱、苦甜并存的特点。

5、生态旅游资源

 勐海县国境线(中缅)长146.556千米,具有开展边境旅游的区位优势。境内的主要景区(点)有:大益庄园景区(AAAA级)、勐景来景区(AAAA级)、非A级旅游景区勐巴拉旅游度假区、独树成林、哈尼文化园等。勐海旅游资源禀赋高,全县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27个亚类,99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34类;人文资源(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65类。2013年以来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口岸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打洛镇勐景来村入选“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省首批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云南省30佳最具魅力村寨”“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

6、民族文化资源

境内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节”、拉祜族的“拉祜扩节”、布朗族的“桑康节”等节庆,傣族章哈、古乐、绘画,哈尼族采茶、竹竿舞,布朗族情歌弹唱,拉祜族芦笙舞,都集中展示了当地独特浓郁的民风民俗文化。境内佛教壁画贮量丰富,工艺美术风格独特,贝叶文化博大精深,佛塔、佛寺蕴含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是中国艺术园中的奇葩,名胜古迹“八角亭”“曼短佛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淀着浓郁的傣文化;傣族章哈、布朗族弹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定乡章朗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列傣族壁画制作技、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两山”实践探索成效与问题分析

(一)“两山”实践探索进展与成效

勐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国土面积5368.09平方公里,总人口35.37万人。境内有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基因库”“中国西部最美茶”“滇南粮仓”的美称。聚居着傣、哈尼等25种民族,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担负着边境民族团结、生态安全的重责。2008年11月17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勐海实地调研,对全县绿色发展作出了肯定和嘱咐。勐海县牢记总书记嘱咐,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边境线上稳边固边、兴边富边的生态之路,绘就了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画卷。

1、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屏障

勐海县与缅甸隔山相望,边境线长达146.556公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分布有高等植物种类186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0种,有陆生野生动物361种。为守护好大自然给予勐海的这份馈赠,保护好勐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勐海举全县之力保护好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为破解人象冲突困局,促进人象和谐,首创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成立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率先采用无人机与地面人工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亚洲象保护及肇事防范管理,探索创新亚洲象防范模式,自2016年6月采用无人机对亚洲象进行监测预警以来,有效避免“人象冲突”280余起,劝阻当地居民6000余人次,拯救危险区域人员300余人,亚洲象由2007年的6头到2021年增长为19头,亚洲象得到有效保护,守好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探索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坚守发展底线,建设绿水青山

生态优势是勐海最大的优势,为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勐海历届县委、县政府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人,牢牢守住生态良好这一底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使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勐海实际,自2005年大力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防护体系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及水源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城乡绿化等“森林勐海”建设八大工程,并自2020年4月以来开展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专项整治,依法依规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通过“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使全县365746公顷森林得到更好的管护,2020年工程营造林5.75万亩(其中珍贵用材林2.61万亩),建设生态茶园55.38万亩。全县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53%来自生态产业。境内主要河流出境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2%。勐海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通过国家环保部技术评估,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县”,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3、转化绿水青山,发展生态产业

勐海县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在绿色上做文章,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有效途径,增强生态产业发展实效。一是做优做特生态产业,促进“两山”转化。紧紧围绕“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和“中国农特产品优势区”建设,把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作为推进打造“绿色食品牌”和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着力点,依托“新增耕地”工程、中低产田地改造、山区综合开发等重大项目,发展壮大生态农林经济,重点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园示范区建设,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连续3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保持了普洱茶面积、产量、产值、税收等多个全国县级第一,先后荣获“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2018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市)”称号,布朗山乡班章村、勐宋乡南本老寨、格朗和乡南糯山村3个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粮食总产量“十二连增”,云南国家高原野生稻资源圃、云天化集团勐海香米全产业链项目、张福锁院士工作站落户勐海,被列为全国常规产粮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4万亩,形成了一批“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的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建成傣药南药种植基地3.3万亩。“稻鱼共生”的基础上,探索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勐海模式,打造出大山深处的“鱼米之乡”。二是做大做强生态工业,提升“两山”转化。绿色发展,不仅在种养上下功夫,更要在工业上增效益。勐海县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业态”的产业布局,积极推进勐海县加工制造业提质增效。重点打造普洱茶饮料、茶膏、茶粉和功能保健茶、茶用品、茶食品、茶药品、茶化工产品等系列产品,发放“普洱贷”2377笔2.2亿元,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园区被命名为“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创建示范区”,“大益”普洱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勐海普洱茶以669.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国农业区域品牌榜首,大益、陈升、八角亭获云南“十大名品”、勐海茶厂入围“10强企业”。2019年茶产业占全县规模工业总量的74%,实现税收3.9亿元,占全省茶业税收的65%,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20亿元,是全省唯一突破百亿元的重点县。三是做精做美生态旅游,优化“两山”转化。让好生态成为好风景,勐海县努力建设成为“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集生态、山地、茶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全国最具特色、最具亮点的多民族文化旅游之城、宜居之城为目标。建成大益庄园(茶马古道)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雨林古茶坊和勐巴拉雨林小镇等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茶文化特色的体验园、康体园、游乐园和科技园胜地,大益庄园旅游业资源入选2018“中国旅游好资源”发现名录,贺开古茶园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勐巴拉雨林小镇被列为全省首批康养小镇创建试点名单。以勐海茶厂、雨林古茶坊、陈升茶厂等茶企业为主体,开发工业旅游和茶山行活动,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新业态,建成5个名山茶专业化乡镇和12个特色示范村、古茶精品园,大益嘉年华、雨林古茶坊的“茶山行”活动、古茶旅游特色村等,每年吸引10万多名游客到勐海考察、体验、购买茶叶和徒步登山,带动了乡村旅游,连续举办11届勐海(国际)茶王节,推出“万人采茶、万人制茶大赛”,成功举办了“美丽中国行”和“首届中国勐海茶冲泡技艺大赛”等活动,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40.1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9.18亿元,比上年下降43.1%。

4、绿色惠民富民,共享“两山”转化

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拓展生态经济增长空间,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取得明显成效。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选聘对象,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把有劳动能力的548名贫困群众聘为生态保护人员,每户每年增加收入9600元。用好用活天然林保护、陡坡地治理、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在我县实施的13项政策,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规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及时兑现到集体和个人,做到群众增收、集体经济增加。累计兑现生态补偿、补助资金1118.6万元,其中受益贫困群众6493户22725人(包含已退出贫困户),户均增收1700多元。充分利用农耕地(2015坡度在25度以上,2016年坡度15—25度)林地资源发展“樟+茶”等立体林业12.37万亩,土地得到有效利用茶叶品质明显提高。生态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茶产业撑起群众致富梦,万亩“粮”田实现“吃不愁”稳增收,奏响“甜蜜三部曲”,让“甜蜜产业”成为贫困群众“短、平、快”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全县累计脱贫7278户28554人,2018年9月勐海县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脱贫出列,“绿水青山”变成了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

5、创新机制体制,保障“两山”转化

县委、县政府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压实责任,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元投入”的生态保护机制,把环保目标完成和履行环保法律职责情况作为干部任用考核和年度干部述职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勐海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8-2025年)》《勐海县关于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勐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建设等指导性文件12个,在全省率先建立森林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GDP不再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示体系中的权重达21.5%,对重大环境责任实行“一票否决”,保护生态环境从“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强化机制创新保障,以更高标准与质量发展生态经济,优化产业布局与结构,高效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促进生态经济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约化发展。

6、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两山”文化

一是弘扬民族生态文化。大力传承“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为内核的民族优秀生态观,积极开展传统民族文化及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工作,把传统文化同生态保护结合,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二是开展“两山”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媒介,强化“两山”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着力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度、接受度和践行度。把生态文化作为国民素质教育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两山”重要思想列入党校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干部网络教育的必修课程以及全县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勐海县广泛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积极引导、教育村民群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自觉主动保护生态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100名涉案群众集体投案自首。同时,通过持续的宣传引导和教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不断植根全县干部群众的心里,建设美丽勐海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挑战分析

1、勐海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中东部发达地区较低,居民生态保护意识较弱,部分地区存在破坏森林、毁林种茶的问题,要实现长期有效的守护“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转变居民观念是必然要求。

2、日益增长的农业发展用地需求与生态红线保护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的道路主要以扩大种植面积为主,现状勐海县涉及生态红线区域较多,如何平衡好农业发展用地需求和生态红线保护之间的矛盾是“两山”转化的重中之重。

3、勐海地处云南的西南部,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556km,是个边境城市,但不是主要口岸城市,发展不充分,经济体量较小,制约了居民的发展,以至于农业劳动力流失,解决不了农业劳动力流失的问题,“两山”转化长期发展将成问题。

4、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未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时跟进。县内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已建成,但随着勐海县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设计处理量将无法满足要求。勐海县各乡镇的污水采用氧化塘处理方式,处理效率不高;乡镇生活垃圾实行的是混合收集,统一收集的覆盖面不够完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还存在着明显的垃圾乱丢乱弃现象。生活垃圾分类普及率不高,生活垃圾减量化程度有待提高。

(三)凝练总结已有的典型案例

1、“小叶子-大产业”茶产业绿色发展模式

勐海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主产区,有世界上迄今保留连片最大的4.8万多亩栽培型古茶群落,是世界上迄今保存古茶园面积最大、茶树品种最多的古茶区。坐落于西定乡的章朗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种茶村寨,是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布朗族村寨,村寨四周森林茂密,与茶林木共生,是一座长在茶林里“千年古茶村”。章朗村布朗族的祖先种植的古茶树林,集中成片分布在原始森林中,古茶树林成为原始森林中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生物物种,是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但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的增加、茶树管理粗放、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古茶园面积逐渐减少、茶产业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经济收入较低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全村在县委县政府绿色茶产业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出一条“传统+现代”的五大路径守护茶林茶山,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转化“金山银山”的茶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3-1茶产业绿色发展模式示意图

1)五大路径,守护茶林茶山

一是文化“传茶”。“布朗族待过的地方就有千年古茶树”,布朗族世代传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茶文化及古茶树保护已流传千年。历史时期,章朗村没有所谓的“森林法”,而是通过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习惯法、祭祀礼仪等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来禁止森林乱砍乱伐,因此,在没有“森林法”的时期,村里就自发组织专人对茶树进行监管保护,保护森林、保护古茶树,且每年村党支书或村里有威望的人会带着村民植树造林。千百年来的积累,造就了章朗村生态茶园,目前古树茶1140亩,树龄均在900年以上,有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树龄1700多年的巴达野生茶树王。为传承布朗族生态文化,村内还建有中国首座布朗族生态博物馆,每年吸引1.5万人前来参观旅游。二是守法“保茶”。2011年,颁布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为勐海县古茶树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政策及法律保障,章朗村也将古茶树保护条例纳入村规民约,依法守护着古茶树。三是责任“守茶”。2016年,勐海县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分片包干”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组建工作专班进村入寨开展工作(核实是否有珍贵茶、森林保护的责任机制),在布朗村开展了古茶树、林木等保护工作。2020年章朗村组织茶农对章朗古茶园的古茶树进行了全面的普查,经普查全村共有古茶树81665棵(对胸径超过20厘米的7889棵古茶树完成了二维码挂牌),并开展挂牌保护。建立人员巡查机制,每天对全村古树茶、森林进行巡查,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古茶园、古茶树和其他珍贵树木等的保护工作列入了村规民约,严格按照村规民约执行,对破坏者,严格进行处罚,2019年至今,章朗村委会立案查处林业行政案件共20起,处理20人,罚款10.5754万元。四是认养“护茶”。2012年勐海县成立了“勐海县古茶树认养保护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国内首个《古茶树认养保护活动实施办法》,面向全球发起了“勐海县古茶树认养保护”公益活动。章朗村也积极参与到了认养公益活动中,实现将古树资源直接与公益保护认养人无缝对接,实现古树保护落到实处。五是科研“留茶”。全村积极与科学院校合作,与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保留种质资源6份,代表性单株6棵,同时,茶科所每年都派专业人员进村培训,增强村民保护意识,提升种茶能力;与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合作,开展茶文化、布朗族文化、生态化等研究;协助中科院院开展针对茶园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观测研究。

2)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转化“金山银山”

一是政府引导,激发生态产业化发展。在县委县政府推动下,乡党委、政府大力推进的生态茶产业发展,成立了西定乡特色产业办公室,并于2012年将茶产业列入特色产业发展。在乡政府带领下,章朗村推进茶产业的三产融合发展,努力建成集茶叶种植、生产、文化和茶旅游于一体的生态茶村。全村积极探索生态茶园建设,引入新思想,率先实施‘樟茶间作’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提高生态茶园的生物防虫能力,提升茶叶品质,打造具有章朗特色的生态茶园。目前,全村共有茶园面积5741亩,建设50亩生态茶园作为示范点,建立茶叶综合加工示范户80户,带动周边1600户茶农,目前共有生态茶园4601余亩。二是科技支持,带动产业生态化。为发展生态茶种植,全村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20盏,发放粘虫板226300片,除草机308台,并用村规民约来约束群众不施用化肥农药,保证茶叶品质。在县茶叶局、县林业局、省茶科所等单位协作,加大茶叶科技的培训力度,重点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古茶树(园)的保护、手工制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茶叶从业者素质和种植、加工水平,提高茶农的质量意识和经济意识,提升茶叶品质。三是“企业+合作社+茶农发展”模式,带动生态富民。自脱贫攻坚以来,乡党委政府因村施策,通过鼓励地方茶农发展和引入企业的模式,在提升章朗村的茶叶品质同时,更提高章朗村民的收入。村内有小作坊、初制所6家,成立茶叶合作社4家,引入茶叶大企业2家,投入500余万,建盖大型茶叶加工场等。党委政府牵头联系多家当地实力知名企业打造章朗茶叶品牌,茶企和茶农签订茶叶收购协议,经过多年发展,章朗村的古树茶由2015年每公斤500元涨至现如今的每公斤3000元,全村茶叶年产量达到60多吨,获得茶叶地理标识“勐海章朗茶”,通过品牌建设带动西定乡茶产业发展及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将当地“优势”变为“特色”,变为“品牌”。自2014年来,章朗村的人均收入由4000元,提高到2020年的12600元,成为西定乡唯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的村民小组。2019年全村建档立卡户58户212人全部脱贫。章朗村荣获“国家级森林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云南省文明村”“云南省爱民固边模范村”“西双版纳州生态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章朗村生态茶产业的发展是勐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勐海县委县政府持续不断加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茶产业发展规划,力争把勐海建成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贸易、文化和茶旅游为一体,最大、最优、最安全、最生态、最健康的“中国普洱茶第一县”,以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全县境内保有人工栽培型古茶园4.8万多亩,占全世界古茶可采资源的65%,是世界上迄今保存古茶园面积最大、茶树品种最多的古茶区,被业内称为“茶树王之乡”、“世界茶树资源的博物馆”。至2020年末,全县茶园面积90.72万亩,可采摘面积80.6万亩。其中,绿色、有机茶园认证面积18.84万亩、生态茶园72.12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超100亿元,是全省唯一突破百亿元的重点县;实现茶产业税收4.5亿元,占全省茶叶税收的70%。全县涉茶人口达28万人,其中茶农有26万人,茶农来自茶叶的年人均收入约为3536元,贫困户因茶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带动贫困群众5212户20939人脱贫致富,占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5元的20%。茶产业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增加财政收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勐海普洱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勐海县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先后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其中2018年位居榜首)”“全国重点产茶百强县”“”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十强县(市)“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中国西部最美茶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云南省“一县一业”创建示范县、“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称号,被命名为唯一的“全国普洱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勐海茶”获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十大优秀地理标志产品精准扶贫商标”。“万人采茶大赛”、“万人制茶大赛”活动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人象和谐相处”模式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自1988年起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后又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气候条件优越,森林类型多样,是亚洲象重要的栖息地。随着亚洲象传统栖息地植被类型和森林结构发生变化,林中空地、林窗逐步消失,部分草地、灌木林被森林所替代,疏林地演替为茂密森林,难以满足亚洲象日常活动需求,迫使亚洲象走出森林,选择食物丰富且开阔的农田农地为新的栖息地,造成人象活动空间高度重叠,冲突概率增加。勐阿镇位于勐海县北部,亚洲象数量由2007年的6头发展到至今的19头(期间增达到30头),象群进村寨、逛街道、破坏农作物等破坏行为时有发生,人象冲突频发,给亚洲象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也给当地的人民生活安全带来了困扰威胁。为更好地保护野生亚洲象,减少人象问题的发生,勐海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保护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人象和谐共生”的路径,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公众参与+科技助力”模式,切实保障保护野生亚洲象重要的栖息地,避免了当地群众的财产人身安全问题,并使农民从中增收,让曾经被动的“躲”象人成为现在的主动“守”象人,实现人象和谐共生的画面。截至7月16日,勐海县域内已连续保持487天未发生亚洲象肇事致人伤亡事故,值得一提的是勐海县2021年以来保险理赔仅为3万余元。

一是政府主导,做好“保护伞”。2016年6月以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率先采用无人机与地面人工相结合的监测预警机制。2018年4月,首个州级“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在勐海县林业和草原局建成。成功,实现区域内亚洲象监测信息的远程接收、实时传输,并通过手机App、微信平台等实时发布亚洲象预警信息,并在亚洲象活动区域或地段,及时安放警示牌,专人值守,避免群众冒险进入,确保过往人员和劳作群众的生命安全,目前亚洲象监测预警平台APP用户已达10万余人,自2016年6月采用无人机对亚洲象进行监测预警以来,有效避免“人象冲突”280余起,劝阻当地居民6000余人次,拯救危险区域人员300余人。为进一步保护勐海县亚洲象种群和亚洲象活动区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防止因象致贫、返贫。由勐海县人民政府统筹中央涉农整合资金,实施建设勐海县亚洲象应急处置临时管控建设试点项目,在南朗河村委会帕西玛区域建立临时应急安置管控区,采取食物引诱等方式将肇事象(象群)引至管控区内,项目面积365亩,建设防护栏长度2263.73米,除了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外,还种植了甘蔗、芭蕉、玉米、棕绿叶和象草等大象喜食植物。自勐海县亚洲象围栏隔离项目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引诱4头亚洲象进入管控区内进行保护,并成功收容1头来自勐腊县亚洲象,目前该项目内的5头亚洲象状态良好。县林草部门与勐阿镇政府联合村委会、村小组成立亚洲象“监护人”机制,每5公里就有一台无人机在监控亚洲象的活动范围,且有“监护人”24小时轮流看守,一旦发现警情,就会逐级把信息通知到村民。

二是企业支持,增大保护效益。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进程中,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也积极加入。2010年,针对亚洲象造成的社会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问题,勐海县在全国率先创立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保险服务协议,通过积极探索运用商业保险方式,有效缓解了政府财力赔偿不足等问题,从曾经的政府直接补偿转变为由商业保险补偿,保障村民利益。2012年以来,勐海县辖区内共发生亚洲象肇事案件1502起,涉及理赔户13948户,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19.67万元(其中人员伤亡补偿450.85万元),间接损失无法估量。2019年,勐海县与阿拉善SEE基金会在勐海县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达成“诺亚方舟守护亚洲象”项目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亚洲象栖息地改造及食源基地建设,实施亚洲象栖息地修复项目,通过人为干预建立亚洲象食物源基地,恢复野芭蕉等原生植物的方式,给亚洲象及其它野生动物提供食物,从而达到缓解人象冲突的目的。截至2020年,共完成亚洲象栖息地改造面积4157亩,完成亚洲象传统喜食植物种植粽1300亩;完成建设人工硝塘5个;追加新增村民耕地补偿。当地居民正在按照亚洲象适宜生境特点和传统喜食植物,修复与他们世代相依的亚洲象的栖息地生境,在为辖区野生亚洲象提供、创造相对稳定的栖息环境的同时,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缓解人象冲突。除了对受损耕地进行了补偿外,还根据当地特色,帮助村民们开展生计转型,比如建立中蜂养殖示范蜂场,繁育种植特色傣医药等,勐阿镇参与项目的村民人均增收入2000元。

三是公民参与,“躲”象人变“守”象人。通过政府、企业开展的预警机制、保险兜底机制、替代生计等工作,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在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从中获取利益,勐阿镇村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4500元增至2020年的10000元。另一方面,村民积极参与社区巡护及社区宣传与保护,截至目前,全镇共有84人参加社区巡护,共同守护亚洲象。

四是科研助力,提升保护能力。勐海县与云南大学亚洲象研究中心合作,编制《西双版纳勐海野生亚洲象种群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与浪潮合作搭建了一套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亚洲象保护系统,用计算力实现了对亚洲象的实时守护,为濒危物种和生态保护探索出新路。目前,系统的识别准确度高达96%,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系统自今年5月正式投用以来,在系统覆盖区域内,未发生过一起人员伤亡事件,有效缓解了人象冲突。

勐海县坚持保护亚洲象种群和亚洲象活动区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防止因象致贫,引导农民提到种植增收致富。全县野生亚洲象数量由2007年的6头增加到2021年的19头(期间增达到30头),完成5457亩亚洲象食源地修复。2019年至2020年,责任保险理赔总金额562.44万元,2021年以来的保险补偿金额为3万。2016年以来,有效避免“人象冲突”280余起,劝阻当地居民6000余人次,拯救危险区域人员300余人)勐海野生象保护模式为全世界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先行的中缅边界“替代种植”模式

勐海位于中缅边境,对面是缅甸掸邦第四特区,100多年来,那里的人们以种植罂粟为生。缅甸掸邦第四特区于1989年6月正式成立,成立初期,当地禁毒形势十分严峻,全区401个村寨中有262个种植罂粟,鸦片年产量达9.8吨,吸毒人员占该区总人口的5%,国际社会把该地区视为毒品泛滥的主要地区。1991年5月,缅甸掸邦第四特区制定了以“禁种、禁制、禁运、禁贩、禁吸”为主要内容的“六年禁毒计划”,并派人到中国勐海县,请求提供技术支援。勐海县委领导在综合分析境外毒品泛滥的原因后,认为毒源地的产生是境外一侧国家的贫困问题所致,要解决境外罂粟种植和毒品走私问题,必须帮助境外一些地区居民改变以种植罂粟为生的经济结构。为此,勐海方面组织相关机构派出农业科技人员,辅导当地农户开展绿色替代种植,探索出一条“教、供、种、销”的“替代种植”模式,大大减少了该地区罂粟种植面积,也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了“毒山”转 “ 绿山”变“金山”的显著成效。这一做法被联合国高度评价为“勐海模式”。

一是“教”——提高农民种植能力。勐海方面组织相关机构派出农业科技人员,按照原生产罂粟地区的土地、气候等不同情况,分别帮助对方种植茶、水稻、玉米、甘蔗等绿色植物替代罂粟种植,为了教会农户种植,从整田、浸种、播种、喷药、施肥到除草等逐个环节,一一向农户传授技术,并以小部分反响积极的农户为示范点,以带动周边群众。1992年帮助缅甸地区建立绿色禁毒工程——“以茶代罂”,勐海县茶办与缅甸掸邦369师鉴定了帮助在缅甸邦角、色勒、勐养试种100亩茶叶的协议,派请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缅甸教授农民种植茶叶,经过三年努力试种获得成功,此后继续帮助缅甸发展茶叶达1500亩,该工程被联合国禁毒署称为“开辟了国际禁毒合作的新途征”。2002年,中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万宏地区先后现场培训了水稻旱育秧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水稻田间管理技术及喷施农药和施肥等技术,接受培训的人员达3296人次,培训村民技术骨干43人,为辅导大面积生产奠定了基础。二是“供”——提供可持续发展途径。当时的缅甸特区对于开展绿色种植的种子、生产工具、技术等十分匮乏,为此,勐海县政府为缅方提供种子、生产工具和技术支持,为“替代种植”可持续发展提供路径。三是“种”——扩大替代种植面积。随着农民种植技术的提升,替代种植的影响面逐步扩大,农民纷纷将罂粟替代为水稻、玉米等绿色植物,到2003年,万宏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总面积达1233公顷,总产稻谷544.8万公斤,万宏地区更是在2003年被“中缅两国禁毒高官会议”确定为中缅两国国家级替代种植示范区。截至2006年,缅甸的罂粟种植面积比1998年减少了10.8万公顷,下降83%。整个“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已减少到2.43万公顷。2007年,云南省商务厅制定了《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企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向在境外开展替代种植的企业核发《境外罂粟替代种植企业证书》,开启了规范有序地替代种植序幕。随后,替代种植工作由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技术帮助向企业主导转变,同时替代项目也由单一的粮食作物向橡胶、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转型。目前西双版纳州开展境外替代种植的企业有38家,实施项目共有41个,累计在境外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四是“销”——良性循环促进绿色发展。随着替代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绿色产品也逐步增加,除特区内自产自销外,大部分农产品返销到中国,特区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曾经种植的农民罂粟一年收入不到1万元,转为种植橡胶年收入可达4万元。在2017年,西双版纳州商务局共争取到9个品种53.74万吨的境外替代种植农产品返销进口计划,执行48.37万吨,完成下达计划90%,产品返销金额达12.5亿元。

2015年3月,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云南被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勐海县作为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节点,是我国通往缅甸、泰国及整个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替代种植”模式辐射到缅甸,带动了中缅双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了农民与企业的增收,促进了双边和平友好的发展,为勐海做好稳边、固边、兴边、富边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也为我国开展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地区、毒品泛滥区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4、民族生态文化助力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模式

2008年11月17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曼恩村的田野里,与傣族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做好绿色发展这篇文章。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勐海辖区内居住有2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户籍人口的88.4%,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此背景下,全县各族干部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内涵,以做好生态文明“细胞工程”为抓手,通过弘扬民族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创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等方式,创新探索出“黑乌鸦”变“金凤凰”的曼拉村“五个一”共建共享模式、“中缅第一寨”的“三变+N”创新发展模式等,打造了一系列出色的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典范,真正展现了“生态文明的魂、生态文明的形”,诠释了生态文明,绘就了“村在林中,户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画面,呈现的“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的景象。2014年11月勐海县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云南省生态文明县,2016年7月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顺利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是全省首批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的县(市)之一。全县11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其中9个乡镇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有76个州级生态村、5个省级生态村、8所省级“绿色学校”、17所州级“绿色学校”、12所县级“绿色学校”和18家州级“环境友好型企业”。

1)“黑乌鸦” 变“金凤凰”五个一共享共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后的12年,曼恩村曼拉村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保护绿水青山为根本,积极探索民族村落“金山银山”转化之路,通过采取“五个一”模式——村寨管理大家一起议、村寨治理大家一起抓、村寨环境大家一起管、村寨文明大家一起创、村寨建设大家一起干,对村庄进行科学建设、管理和整治,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走向共享共建美丽乡村的发展之路。曾经环境卫生差、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农户家私搭乱建、经济落后的“黑乌鸦”,转变成了没有了围墙、没有了脏乱、没有了矛盾、没有了软弱、没有了落后的“金凤凰”,呈现了“村在林中,户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画面,传说中的“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在曼拉村得到了体现,成为了勐海县的生态示范村的典范。

  一是村寨的管理大家一起议,制度更趋完善。在2006年,党员带头开展在土地整治工作,通过统一规划、综合经营,形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村民劳动强度减轻、生产成本降低,粮食、茶叶、甘蔗作物的产量、质量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最高达到700公斤一亩,群众生活越来越好。2016年3月,曼拉村小组党支部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达成共识,围绕村寨管理对《村规民约》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做到以制度管人、依制度做事,乱丢垃圾、半夜扰邻、偷鸡摸狗等行为都被写进《村规民约》,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二是村寨的治理大家一起抓,做错就处罚。曼拉小组作为村民自治的模范村寨,由村干部组织护村队全天轮流监管,村干部敢管、护村队敢抓、村规民约敢罚,增强了村民依“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修订后的《村规民约》规定,2013年至今,再也没有扰民事件发生。三是村寨建设大家一起干,幸福度上升。曼拉村小组围绕“生态宜居是美丽家园的底色,产业发展是幸福生活的源泉”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发展提升村民幸福生活指数,以弘扬民族文化和推进乡村治理打造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傣乡农村小康路、生态路、幸福路。村寨美了,来旅游人数增加了,热带雨林果脯、曼拉米酒、红糖、曼拉茶地鸡、手工艺品、竹编、傣锦备受游客青睐,产自曼拉的“云西傣香软米”进入云南六大名米(勐海香米)之一,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广州等地,户均收入6万至10万元。四是村寨的环境大家一起管,旧貌变新颜。曼拉村为实现由脏乱差村寨到美丽和谐新农村的精彩嬗变,在美丽乡村打造的道路上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精心安排部署,层层分解任务,完善办法举措,定期督导检查,让美丽渗入到家家户户。结合寨子情况,每家每户重新编号,明确要求自家门前的花草、卫生自行管理,哪家门前卫生不及时清理,都会被罚款,门前的花草树木没有修剪,管理不当致死亡的,由本人自行补种。在村寨旁建立了农用车辆停车场,专门用于停放农用车辆,避免在农忙时期,因农用车辆地进出破坏村内环境卫生。每月,曼拉村要组织干部检查每家每户卫生一次,并将检查情况在群众大会上进行通报,通过评比督促村民养成每日一清扫的良好卫生习惯,进而形成家家户户比干净整洁的良好氛围。五是村寨的文明大家一起创,陋习全不见。曾曼拉村经续几天摆酒宴的做法已是常态,经过村民集体商议,修改补充《村规民约》, 规定以后不管谁家上新房、举办婚礼,都要到社房大食堂统一举办庆祝,并且只能办一天,违反规定将处以三千到五千元罚款。并成立了曼拉村小组红白理事会,对红白喜事范畴、办席标准、规模予以上限控制。目前,全村形成了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

曼拉村小组村民从2008年人均纯收入3869元增加至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20户从事餐饮,年收入30万元的3户、20万元的5户;从事傣装缝制5户,年收入最高达10万元;有10个茶叶初制所,最高年收入6万元。曼拉村相继成为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美丽乡村”、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州文明村镇、州级生态村等诸多荣誉的曼拉村。曼拉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坚强有力的村干部、得益于规范有效的制度、得益于团结一致的凝聚力,该模式在全县得到大力推广全县,吸引全省乃至全国多省前来调研学习,为民族乡村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村建设等提供了参考。

2)“中缅第一寨”的“三变+N”创新发展模式

同样作为典型傣族村落勐景莱村也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作为与缅甸仅一江之隔的边境“中缅第一寨”村寨,勐景来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先进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理念,探索出“三变+N”转化模式——“村寨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导游”,以及“三变+党建+扶贫”“三变+传统文化”“三变+特色产业+扶贫”“三变+旅游+扶贫”等创新型合作模式,把村寨开发建设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促进村寨与景区的共同发展的同时,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不断提升村寨环境,增加地方就业、社会收入与村民生活水平,促进企业与村民共同发展、致富,走出了一条适合边境传统民族村落“两山”转化之路。

一是以保护与传承傣族文化为己任,以建设生态型村寨为目标。勐景莱村始终遵循和突出傣族文化的宗旨,在开发保护上,对村民进行积极引导,要求傣楼全部统一建筑风格,统一用料,很好的突出和延续了傣族建筑文化风格,使得勐景莱傣族建筑模式与傣乡民居生活形态得到保护和发扬。同时,考虑到村寨污水排放影响到农村绿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村寨开展了勐景莱村环境整治工作及植树增绿工作。目前,村寨内建设生态垃圾箱8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2辆,保洁员12名,每天清运3-4次,保证了村寨内的环境卫生,整个村寨、村寨绿化率达到72%,村寨绿化树木达2000余株,绿化植物多达60种,古树名木20余棵。二是“村寨+企业+农户”,开启致富之路。为保护村寨环境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原真性和生态性,确保村寨环境的原始、古朴,正确引导村民保护和传承傣族文化特色,2015年底西双版纳勐景莱景区有限公司与勐景莱村寨在打洛镇人民政府、打洛村委会的共同见证下签订了合作经营补充协议,采取“村寨+企业+农户”的村企合作模式,让村民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曾经的村寨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导游,目前仅勐景莱村村民在公司就业人数占比就超过60%。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村民感受到了“村寨+企业+农户”合作模式给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参与村寨管理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明显,村民的自觉行为得到有效提升,为村寨的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勐景莱景区全年总入园人数达到5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000万多元,每年公司按照支付村寨土地租赁费用,进行门票分红,村民开展民宿、餐饮等经营增加收入,全村有农户113户569余名村民,人均纯收入由4年前的4000元突破至11000元。三是开展“警企村”基层党组织联建的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勐景莱村与缅甸仅一江之隔,为深入推进“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主要内容的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把云南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深度挖掘边疆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自然风光,着力打造中缅边境红色旅游文化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搞好党建工作与经营服务的深度融合,促进企业转型经营,切实把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抵御渗透的钢铁长城,实现组织强、边民富、企业兴、边防固、边关美的目标。

勐景来村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央视频道多次来到勐景来做报道,成为边境地区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勐景莱村先后获得“中国最佳旅游村寨”“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环境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称号,入选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四、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 “三个定位”、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决策部署和州委、州政府美丽版纳建设的总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争当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示范,推动勐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坚持绿色发展,协同共进原则。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绿色发展。

坚持生态惠民,共建共享原则。将经济建设成果切实转化为优质的生态产品,大力创造和培育优质的生态产品。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依法保证人民群众共享“两山”转化的成果,实现共有、共建、共治和共享的统一。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原则。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探索勐海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两山”基地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三)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产业稳步发展。以培育生态产业为核心,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低碳能源为突破,构建具有勐海特色的绿色经济格局;构建以特色生物产业为主导、旅游文化产业为先导、加工制造和健康养生及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在“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21年至2023年全县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力争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力争人均GDP达到全省中上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9%

——城乡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构建生态、优美、舒适的生态生活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到2023年,村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100%、村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22%;发挥勐海县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将勐海县打造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备、居住环境宜人的绿色生态和谐宜居城市。

——群众生态意识逐步提高。通过民族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到2023年群众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

(四)建设指标

勐海县为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效率,主要从构筑绿水青山、推动“两山”转化、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根据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 》,评价2020年指标现状,提出2023年目标值。

根据现状评估,“两山指数”评估指标共计10个指标,计20个小指标,除了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比例未考核外,其余19个分指标全部达到“两山指数”评估指标要求。除此之外,根据勐海自身发展特色,增加了筑牢生态屏障,共计3个指标,均达标。


4-1  “两山指数”评估和目标表

目标层

任务层

指标层

指标目标值

2020年现状

达标情况

2023年目标值

备注

序号

指标

构筑绿水青山

环境质量

1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0%

94.2%

达标

90%

2017年9月26日至今开始采用自动监测站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2018年全年实测351天,六项空气指标(即SO2、NO2、O3、PM10、PM2.5、CO)达到一级天数229天,二级天数110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

2019年全年实测天数349天,六项空气指标(即SO2、NO2、O3、PM10、PM2.5、CO)达到一级天数221天,二级天数125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1%。

2020年全年有效监测天数346天,六项空气指标(即SO2、NO2、O3、PM10、PM2.5、CO)达到一级天数为225天,二级天数101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4.2%。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

100%

达标

100%

勐海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为那达勐水库, 根据监测,2018-2020年水质类别均为Ⅱ类,均满足Ⅱ类功能区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比例

>90%

100%

达标

100%

勐海境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那达勐水库,2018-2020年明那达勐水库满足功能区划Ⅱ类水质标准;境内有1国控断面,2个省控断面,分别为打洛江大桥断面(国控)、流沙河勐海水文站断面(省控)、南果河勐阿水文站断面(省控),功能区划分均为Ⅲ类。2018-2020年打洛江大桥断面分别达到地表水环质量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Ⅲ、Ⅱ类水质;流沙河勐海水文站断面、南果河勐阿水文站断面均达到地表水环质量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地表水水质优于III类水的比例为100%。

地下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的比例

稳定提高

国家、省、州未考核

未考核

按照国家、省、州要求执行

县内考核水体均为地表水,国家、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也未对勐海县的地下水有考核要求。

3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5%

100%

达标

100%

勐海县严格按要求、按期限配合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完成了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和辖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采集工作,未发现受污染耕地,并编制发布了《勐海县产粮大县土壤环境保护方案》。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95%

100%

达标

100%

勐海县严格按要求、按期限配合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完成了全省农用地污染状况勐海县境内详查工作,勐海县农用地均满足安全利用相关要求,无疑似污染地块,做到安全利用。

生态状况

4

林草覆盖率

山区>60%

丘陵区>40%

平原区>18%

森林覆盖率68.1%

达标

保持

根据2017年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云南省勐海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勐海县森林覆盖率指标为66.20%,林木绿化率为66.82%。

根据2019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编制的《云南省2019年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检测报告》,勐海县森林覆盖率指标为66.89%。

根据2020年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编制的《云南省2020年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检测报告》,勐海县森林覆盖率指标为68.1%。

物种丰富度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达标

稳定提高

勐海县境内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14%。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186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有陆生野生动物361种,其中哺乳动物有9目27科67种,鸟类有16目44科249种,爬行动物有3目11科45种,昆虫类有27目92科113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根据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证明,物种丰富度未减少。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不减少

勐海县生态红线保护面积为1738.514km2,比例为32.39%,未减少

达标

不减少

根据2018年9月29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的通知(云环发〔2018〕28号),勐海县生态红线保护面积为1738.514km2,比例为32.39%。勐海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逐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功能不下降、性质不改变、面积不减少,并按照管控要求严格落实,截至目前未发生占用生态红线的情况。

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达标

稳定提高

勐海县生态系统价值主要有农、林、牧、渔和旅游等价值。根据调查,2018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1277750.53万元,勐海县国土面积为5368.09km2,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0.0238;2019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1538000万元,勐海县国土面积为5368.09km2,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0.02865。在国土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勐海县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绿色食品牌,积极进行绿色、有机认证,2019比2018年单位国土面积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增加0.00485。 

推动两山

转化

民生福祉

5

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

稳定提高

79.02%,稳定提高

达标

稳定提高

勐海县生态产品直接转化为农、林、畜、水产品和乡村旅游收入。根据调查,2018年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为12024.36元,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5067元,占比为47.97%;2019年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为14250元,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0927元,占比为68.09%;2020年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为16242.2元,居民人均总收入为20555元,占比为79.02%;2019年比2018年增长20.12%,2020年比2019年增长10.93%,居民人均生态产品产值占比稳定提升。

生态经济

6

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达标

稳定提高

勐海县进入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名单,入选省级绿色食品“10强企业”1户、“10打名茶”3款,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位列全国第13位、全省第1位。逐年开展茶叶、水稻、果蔬、中药材等的有色有机转换认证,证书从点到面。2019年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新增“三品一标”18个,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8万亩,认证产品40个,有机产品认证面积4.3万亩,认证产品15个,GAP认证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7个。2020年,“绿色食品牌”成果丰硕,认证有机农产品基地17.5万亩,入选省级产业基地8个。有机、绿色认证面积逐年增加。

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达标

稳定提高

2018年工业总产值424027万元,2019年工业总产值为582640万元;2018年生态加工业产值为361728万元,2019年生态加工业产值为499164万元,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85.3%、85.67%,2019年较2018年比重增加0.37,生态加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稳定提高。

生态旅游收入占服务业总产值比重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达标

稳定提高

2018年旅游总收入876752.53万元,2019年旅游总收入1040800万元,2019年旅游总收入较2018年增长164047万元。

生态补偿

7

生态补偿类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稳定提高

稳定提高

达标

稳定提高

2018年生态转移支付资金6621万元,2019年生态转移支付资金7096万元。2018年勐海县地方财政总收入为98975万元,2019年为105900万元。2018年占比分别为6.689%,2019年占比为6.7%。2019年占比较2018年增加0.011%。

社会效益

8

国际国内生态文化品牌

获得

大益、陈升号、七彩云南八角亭获得中国普洱茶十大著名品牌

达标

不减少,积极争取其他国家国内文化品牌

坚决整治古茶园违规开发行为,制定推广古茶园管理、采摘、养护技术规范,完成勐海野生茶树资源科考工作,启动勐海栽培型古茶树科考和“古茶园”双遗产申报工作。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曾在2016年7月顺利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是我省首批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的县。

“两山”建设成效公众满意度

>95%

96%

达标

>95%

勐海县于2021年5月开展样本调查,共计调查600人,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满意人数580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公众满意度达到96.6%。

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创新

9

“两山”基地制度建设

建立实施

建立实施

达标

建立实施

1.“两山”基地制度建设:勐海县成立了创建“两山”基地领导小组,设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运行机制,统筹协调推动基地建设;下发了《中共勐海县委办公室 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勐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领导小组的通知》,建立“两山”基地建设目标分解落实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强化责任意识,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2.生态补偿制度:推动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为重点的生态补偿制度,包括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国家及省级重点公益林补偿等。

3.推动“两山”转化的产业发展制度:勐海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勐海县茶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勐海县“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三年总体实施方案》等,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同时勐海县全力推动农业合作社建设,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同时开展技能培训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

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

建立实施

建立实施

达标

建立实施

水权交易制度:近年来实施了水权交易制度。

资金保障

10

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3%

4.69%

达标

>3%

2018年勐海县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投入75837万元,其中:节能环保支出7301万元,农林水支出68536万元。2018年GDP为1057440万元,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为7.17%。2019年勐海县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投入73035万元,其中:节能环保支出6220万元,农林水支出66815万元。2019年GDP为1473900万元,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为4.95%。2020年勐海县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投入75480万元,其中:节能环保支出4544万元,农林水支出70936万元。2020年GDP为1607300万元,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为4.69%。

特色指标:筑牢生态屏障

生态保护

11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初步建立

建立

达标

初步建立

勐海县印发《中共勐海县委办公室 勐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勐海县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勐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勐海县推进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建立。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亚洲象)

稳定增加

19头

达标

稳定增加

2020年该象群的数量以发展为19头,据无人机监测识别:该象群中有成年母象8头,成年公象4头,幼象7头。

13

自然保护区面积

不减少

辖区内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4281.2 hm2,不减少

达标

不减少

勐海县域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州级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辖区内自然保护区面积达64281.2 hm2,是我国重要的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从勐海县“两山指数”评估指标情况看勐海县在构筑绿水青山方面成效突出,环境质量优良、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成效明显。

在推动两山转化上,勐海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以生态茶文化为特色的生态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生态经济和民生福祉初步显现,生态补偿的力度逐步增大,社会效益显现,但经济总量方面尚有很大提高空间。

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勐海县成立了“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运行机制,统筹协调,推动基地建设;印发了《勐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方案》,建立“两山”基地建设目标分解落实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强化责任意识,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五、重点任务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最高标准、最严制度、最硬执法、最实举措、最佳环境的要求,坚持走出一条具有勐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作出勐海贡献。

(一)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守住绿水青山

1、强化生态空间管控

一是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实行分类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内现行法律法规有禁止性管控要求的区域,加强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海片区等红线的保护,严格规划红线管控,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要求,实行严格管控;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在现行法律法规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环境准入正面清单”管控。加快推进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与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区域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相协调,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边界清晰。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对全县各类生态保护空间实行保护,除已有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龙州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双版纳国家级森林公园、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公益林区、天保工程区内的天然林区外再划定一批县级生态保护空间(主要包括大黑山自然保护区、帕片自然保护区、那达勐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做好全县范围内的南部边境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工作,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使自然生态资源切实得到有效保护。

二是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农业空间管控。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和基本农田红线,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坚决守住70万亩粮豆播种面积、29万吨粮食产量底线,建成云天化水稻良种研究中心和勐海香米高标准示范基地。

三是城镇开发边界线和城镇空间管控。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按照集约发展的思路,将县城中心区、集镇建成区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划入城镇集中建设区,在乡村地区划定农村居民点建设控制范围,严控新增建设用地,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和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引导人口、产业集聚发展。注重勐海县城、打洛等全省重点开发区域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构筑有饮用水源保护地、城镇面山、城镇河道、城镇绿地等为主的城镇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

2、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化林修复、公益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科学划定和合理安排绿化用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2021-2023年计划完成营造林工程4万亩。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投入;积极开展跨境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构建边境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州、县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做好小流域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打洛界河等江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是加强重点物种的保护。结合自然保护区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加强生物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开展有害生物及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与防控;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以法治方式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珍稀濒危物种抢救和保护,积极参与“西双版纳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二是强化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保护力度。目前勐海县内保护区的建设以及管理水平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保护区的管护、科研、监测、信息能力建设经费,增强保护区管理能力。合理配置保护区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力争各级保护区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水平。引导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群众积极参与自然保护区管护,开展社区共管,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试点工作。

4、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深化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建筑扬尘、露天焚烧、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问题,确保县城优良天数比例达到考核要求;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提升改造县城污水厂和雨污管网,加快配套乡镇污水管网,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和景观提升项目,力争县城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重点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划立治”项目实施、排污口整治、流沙河曼贺河流域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达标运行等,努力保持国考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标;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塑料污染治理,启动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监管和无害化处理,加快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和“节肥减药”行动,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二)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增值“两山”资本

1、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一是持续做优生态农业。立足传统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面积稳步增长,现代农业庄园经济建设初具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升级,设立一批粮食、茶叶、甘蔗、蔬菜和茶花鸡等示范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流通设施5个、规模达50万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户以上。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和田园综合体,加快打造勐遮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深入开展“一县一业”示范创建,打造“一乡一特”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实施整县、整乡、整村茶园基地“绿色有机创建工程”。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打造普洱茶产业互联网运营平台,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因地制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构建县域全覆盖的秸秆收储和供应网络。加大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治力度,加快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

二是加强生态工业发展。按照“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园区化、低碳化、品牌化”要求,把工业园区作为优化产业升级的主战场,促进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承接产业向园区转移、关联产业在园区配套、产业集群在园区聚集。大力推进以普洱茶精深加工、绿特食品加工、傣药南药、民族工艺品等为重点的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协调处理好工业园区与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融合发展关系,积极申报“省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持续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探索建立茶叶、文旅等重点产业“链长制”,积极参评省“10大名品”和“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

三是推动生态旅游提档升级。立足勐海优质旅游资源优势,牢固树立“旅游+”和“+旅游”理念,坚持走生态旅游发展的道路,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动沙河小镇、勐混农业特色观光小镇、曼先国际旅游度假区、勐景来景区和云岭春风等文旅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勐巴拉雨林小镇”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益庄园”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争取森林公园、雨林古茶坊等A级景区获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七子饼茶文化旅游环线配套设施建设,每个乡镇(农场)至少连接1条旅游环线,利用茶山茶寨、半山酒店、民宿餐厅、露营基地和集市贸易等资源,积极开发“一日游”“两日游”等精品自驾游线路,打造“巅峰之旅”“邂逅茶王”“寻味茶源”等乡村旅游新名片。加快发展工业旅游,打造普洱茶工业+文化旅游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普洱茶博物馆、体验馆和现代观光工厂。积极争创边境旅游试验区,加快推进“打洛口岸边境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支持国威茶城会展中心建设,塑造普洱茶原产地会展经济品牌。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积极扶持培育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合作化、专业化转变。围绕茶叶、甘蔗、蔬菜、水果、橡胶等优势特色产业,以招大商引龙头为重点,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精准培育计划,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技术联盟等新模式,加强同小农户的有机衔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互联网+农业+物流”“健康养生+绿色食品”等新平台。鼓励和支持融资担保公司、孵化公司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撬动更多银行信贷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发展。采取“百企帮百村”模式,引进、扶持企业(合作社)到村集体合作。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有影响力的绿色知名品牌,将示范点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绿色村庄。

3、打好绿色食品牌

将优良的生态气候、丰富的生物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融入茶叶、甘蔗、蔬菜等主导产业的品牌塑造和品牌策划,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三品一标”认证,加大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等品牌培育认定力度,加大农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保护,打造独具特色、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围绕“勐海茶、勐海味”区域品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云南名牌农产品,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勐海国际茶王节”和“万人茶山行”“万人采茶大赛”“万人炒茶大赛”“烤鸡音乐美食节”等系列活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农业”等平台,加快勐海“绿色食品”市场化营销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发展电商产业园、电商服务站、电商服务点,加快仓储和冷链物流体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服务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

(三)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推动金山银山转化

1、打好绿色能源牌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光伏、风电、水电等企业健康发展,推广新能源汽车90辆,增设充电桩1250个。加快县城天然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继续推进“以气代柴”“以电代柴”工程,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8%以上。

2、优化升级相关产业

巩固提升现有粮食、甘蔗、茶叶三大传统产业和香蕉、石斛等特色产业发展。开发珍贵用材林和发展林下经济林药(金线莲、重楼、竹节参、绞股兰、藤茶等)、林菌、林花、林果、林菜、林禽、林畜等。构建一批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产业化原料基地,形成优势互补、互促共进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茶叶、甘蔗、蔬菜等深加工产业,支持发展生物肥料。促进工业由主要依靠资源粗放性开采、初级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制造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勐海县转移。立足勐海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茶精深加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生物资源创新产业、林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等四大产业。

3、打造绿色工业园区

强化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普洱茶专业园区提档升级工程,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工作,加快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花园式工业园区,不断提升园区在县域经济中的重大引擎作用。健全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工业企业、民营企业制度,千方百计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帮万企促增长”行动,加强政银企沟通协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规模,支持企业生产和重点项目建设。

(四)打造“两山”文化品牌,推动绿色惠民富民

1、优化生态文化供给模式

一是保护弘扬特色传统文化。着力在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文物保护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文化的活态展示、文化资金的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二是强化文化品牌竞争力。依托勐海县旅游及文化品牌,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品牌带动战略,提高勐海文化竞争力,提升软实力,扩大影响力,促进文化事业繁荣。三是加强“两山”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媒介,强化“两山”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着力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度、接受度和践行度。把生态文化作为国民素质教育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两山”重要思想列入党校干部培训的主体班次、干部网络教育的必修课程以及全县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开展“两山”重要思想交流互动。加强与省内外“两山”重要思想实践创新基地县区的交流合作,深入学习“两山”重要思想并借鉴其实践成果,坚持推进污染治理与加强生态保护并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利用县委党校、高层论坛等宣教阵地,积极承办“两山”重要思想论坛、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等,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绩讲学讲座,推动“两山”重要思想研究成果在勐海转化、产业化,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经济价值观。

2、做好健康旅游目的地

一是围绕建设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村寨的目标,实施风貌打造工程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打造一批干净整洁、宜居舒适、特色凸显的试点。加大“布朗族弹唱”“傣族章哈”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实施茶文化节庆活动工程。打响民族节庆品牌,将茶文化融入“泼水节”“嘎汤帕节”“拉祜扩节”“桑康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享受到勐海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盛宴;做强勐海(国际)茶王节节庆品牌,努力将其打造为继泼水节后西双版纳又一个品牌性、标志性的世界级节庆活动。积极做好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工作,加快现代农业优势产业、优良资源与全域旅游、教育文化、大健康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等深度融合,打造“七子饼茶文化旅游环线”,发展富有特色的民宿、农庄、养生养老基地和森林旅游。实现“吃”“住”“养”在勐海,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优势产业发展格局。

3、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强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快贺开路、勐兴大道、班章大道等建设,改造提升景管路、景养路、学府路等道路,新建智慧公厕12座,集中清理整治违法违章建筑、实现“零增量”“减存量”。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加快“勐巴拉雨林小镇”、“大益小镇”和“普洱茶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抓好“四治三改一拆一清一增”工作。加快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抓好补绿、增色、添景工作,林荫路推广率达65%以上。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推进城市交通精细管理,科学设置和调配红绿灯、停车位。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加快推进班章、贺开片区乡村振兴工作。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全力推进“万吨水泥进乡村”项目,加快建设美丽公路和“四好农村路”,硬化农村公路195公里,提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1项。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七改三清”,开展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新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50个,新改建农村户厕3000户、覆盖率达80%,省级考核“变后进为先进”。

(五)探索长效保障机制,助力“两山”长久转化

1、建立“两山”实践创新决策管理机制

建立“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明确目标、重点任务、进度安排、配到设施、保证措施、预期成果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梳理分析建设中的问题,定期与国家、省、州相关部门对接,牵头制定区域内重大事项协调和联络制度。全县相关部门及乡镇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本部门参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高位推动“两山”实践创新工作。

2、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根据省州党委、政府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卫生环境革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继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减税降负力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县级国有平台公司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实做强县级国有公司。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两型三化”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全面带动市场创新、方式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以绿色发展理念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深化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引进、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创新型企业,争取在生物产业、新能源等领域研发、引进、集成一批新技术,开发一批新产品。

3、加大开放合作力度

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中缅经济走廊和中老泰经济走廊建设,主动融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牢牢把握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开发开放和浙商产业园区建设新机遇,促进与友好地区、单位的交流合作,鼓励企业参加茶博会、南博会、边交会等会展活动,打造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聚焦勐海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加快实施“补链式”和“建链式”招商,全力招大引强和择商选资,努力引进一批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聚焦重点企业实施精准招商,进一步加强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等企业的重点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经营模式、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研判,针对意向目标大企业,加强沟通对接,集中力量攻关,提升招商引资成效。聚焦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招商。加强对重点区域研判,针对重点区域产业布局、产业转移趋势及目标企业情况,结合勐海重点产业发展目标、承接产业定位、空间布局等实际,做好勐海与重点区域合作的产业招商方案,确定产业招商方向、目标地区及目标企业,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继续推进领导带头招商,做到重大项目领导亲自跟进、重要信息亲自掌握、重要客商亲自上门,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积极推进实行委托招商制,委托省内外知名大企业、中介机构、各类商会、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为勐海县招商代理。

 

4、营造一流发展环境

树牢“无商不活”理念,紧扣“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要求,以“政府革命+科技创新”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推动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一部手机办事通”融合发展,实现在线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推广“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实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升级“互联网+监管+督查”平台。继续实施“红黑榜”“好差评”制度,畅通市场主体评价营商环境渠道。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整体搬迁,有序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

5、推动环境监测系统能力建设

加大力度推进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实现环境监测的全方位和全地域覆盖。优化、推进城区空气质量健监测向多点、多途径、多层次发展,并推动城乡结合部以及乡村分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严密监测并掌握县域空气质量和污染变化情况。加强和完善水污染监控,确保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监控零死角、对水源地的水质量进行长期和动态监控。完善土壤污染监控技术和监控范围,确保把危害性大的土壤污染扼杀在萌芽阶段。

6、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把好能耗增量关口。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鼓励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鼓励构建跨行业、跨企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促进原材料、能量梯级利用和高效产出。同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六)探索转化的有效路径

积极探索转化有效路径,形成特色转化模式,在适宜地区推广。选择具备条件的村镇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六、工程项目

为顺利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围绕守护绿水青山、转化绿水青山、共享绿水青山,建设制度,完成五大工程建设项目,共计46项,总投资13.264亿元。

6-1勐海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重点项目及投资估算

体系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期限(年)

投资估算(万元)

经费来源

责任单位

守护绿水青山

1

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编制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实施生态资源普查和研究项目。

2021

300

政府

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2

划定红线

科学划定森林、湿地、河流、湖库等生态红线。

2021

50

政府

县自然资源局

3

国土空间规划

科学进行国土空间的重新划定。实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工程。

2021

50

政府

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4

小流域治理工程

勐海县曼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5平方公里;勐海县密蚌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6平方公里;勐海县马过老坝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7平方公里;勐海县曼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8平方公里;勐海县曼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2021-2023

8400

政府

县水务局

5

勐海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

县级和乡镇级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2021-2023

5000

政府

县水务局

6

勐海县布朗山乡集镇和63个村民小组污水处理池建设

根据各村小组人口数量和需求新建污水处理池,其中500人以上村小组15个,每个村小组60万元;300-500人的村小组14个;每个村小组40万元;300人以下的村小组34个,每个村小组30万元。

2021-2023

1290

政府

县水务局

7

勐海县城乡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

对县城10个乡镇(含黎明农场)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或新建,改造或新建配套污水管网共60公里,含垃圾转运站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

2021-2023

18000

政府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8

勐海县城区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对县城南海河、曼贺河、曼袄河、帕宫河、曼袄河支河、曼丹河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沿河雨污管、绿化设施、亮化设施、沿河栈道、拦水坝、河道清淤等内容。

2021-2023

300

政府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9

勐海县流沙河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

河道清障、河道防洪保安、滨岸带岸线修复、人文景观提升。

2022-2023

5000

政府

县水务局

10

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城市大气污染源解析、扬尘综合整治、加油站、油库、油漆回收治理。

2021-2023

1000

政府

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11

勐海县土壤污染防治和综合整治项目

组织开展勐海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土壤背景调查,受污染土壤修复工程。

2021-2023

1000

政府

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12

噪声污染防治项目

城区生活噪声、商业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整治,提高区域环境噪声质量。

2021-2023

500

政府

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13

勐海县县城医疗废物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

县城新建医疗废物和无害化处理厂1座,日处理医疗废弃物60吨,含配套的管理用房、进场道路等附属设施建设,服务范围为县城规划区及工业园区规划区内,服务半径3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近期(2021~2025年)8.5万人,远期(2025~2035)13万人。

2021-2023

2450

政府

县住建局

14

勐海县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收集转运一体化设施建设项目

在县城新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收集转运一体化设施,其中:新建生活垃圾分类点50处,果皮箱(垃圾分类标准果皮箱)500个;新建小型垃圾中转站5座,总建筑面积850平方米,150平方米3座、100平方米1座、300平方米1座;新建大型垃圾中转站1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80升及120升塑料垃圾桶300只;含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垃圾收集清运设备。

2021-2023

8500

政府

县住建局

15

勐海县古茶树资源保护

加大《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西双版纳州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试行)贯彻执行的力度,增强古茶树资源保护意识

2021-2023

428

政府

县农业局

16

勐海县森林抚育项目

森林抚育面积50000亩。

2021-2023

1000

政府

县林草局

17

勐海县营造林项目

营造林面积40000亩。

2021-2023

4300

政府

县林草局

18

勐海县亚洲象科研繁育救护中心

新增亚洲象应急处置管控区面积2000亩。主要建设内容:防护栏、巡护便道、进场道路、电力工程以及亚洲象管护工作。

2021-2023

4800

政府

县林草局

19

勐海县印度野牛基础生物学信息、种质资源保存及其保护工作

主要建设内容由四个方面组成:一、印度野牛基础生物学信息;二、印度野牛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建设;三、印度野牛种群动态变化监测;四、印度野牛保护工作

2021-2023

360

政府

县林草局

20

勐海县勐阿镇亚洲象栖息地建设、食源地改善项目

建设亚洲象栖息地建设、食源地改善项目,占地面积22000亩

2021-2023

1036

政府

县林草局

21

勐海县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防治项目

全县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防治,古树名木保护救治。

2021-2023

300

政府

县林草局

 

22

勐海“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

1.实现全县茶园全部绿色化,有机茶园认证转换8万亩,新增有机产品认证70个,绿色生态技术集成示范推广2万亩,有机肥替代化肥2万亩; 2.规范提升初制所、精加工厂20个,引进配套的设备设施20台套,新建新型茶叶晒青棚2个;3.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合作示范社12个,创建县级标准化合作示范社7个; 4.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示范村8个; 5.争创“10大名茶”、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称号表彰4个。

2021-2022

6000

政府

农业局

23

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地认证

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地认证,加强企业培训和指导。推进国家有机示范县创建工作。

2021-2023

150

政府

农业局

24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2021-2023

300

政府

农业局

25

勐海县50万亩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建设项目

1.建立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10万亩;2.建立粮食作物间套种5万亩;3.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5万亩;4、辐射带动30万亩高产优质水稻生产。

2021-2023

600

政府

农业局

26

勐海县茶产业科研、科技培训

各单位部门、各乡镇(农场)及茶企以绿色、有机茶园、茶叶初制加工为重点,对农户从茶园种植、管理、加工到茶文化等全方位开展综合培训。每年10000人次。

2021-2023

160

政府

农业局

27

勐海县林草产业发展项目

开展茶园森林化建设 5 万亩,积极推进森林康养基地、绿色教育营地、森林乡村建设,鼓励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2021-2023

6000

政府

农业局

28

勐海县茶叶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项目

打造有机茶园示范基地3万亩、 改造提升规范老旧茶叶初加工厂,有机肥料厂1个,扩建生产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普洱茶加工中心、 交易平台及加工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打造融合示范区、美丽茶村。

2021-2023

20000

政府

农业局

29

勐海县勐景来景区转型升级项目

结社5星级个性化营地、游客集散中心、多民族文化体验区、国际康养会馆、香莲国际怡养中心等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

2021-2023

5000

企业自筹

勐景来景区

30

勐海县打洛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提升改造建设项目

该项目占地面积932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4050平方米,主要建设: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秘境寨钢架桥、酒店服务区以及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

2021-2023

9000

政府

住建局

 

31

勐海县勐混镇坝区田园清洁、山区半山区茶园清洁建设工程

勐混镇坝区田园清洁、山区半山区茶园清洁建设工程。

2021-2023

500

政府

勐混镇

32

勐海县黎明农场农业废弃物处置中心建设项目

一是新建厂房、储料仓库7500平方米;二是采购一体化秸秆氨化设备30套;三是采购能繁母牛600头;四是新建养牛场60个;五是在6个社区建立秸秆回收站。

2021-2023

600

政府

黎明农场

 

33

勐海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

村庄亮化工程涉及全县85个行政村952个村民小组,村庄绿化工程涉及全县452个村民小组和40个居民小组,村组内公益设施建设工程涉及全县85个行政村952个村民小组、7个居委会68个居民小组中新建球场71个,新建、改建社房及活动场所200个,场地硬化26个村民小组11610平方米;改扩建农场公共服务中心75个。

2021-2023

10300

政府

住建局

34

特色村建设

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特色村建设;勐海县格朗和乡苏湖村鱼塘寨小组特色村小组建设;勐海县格朗和乡帕沙村特色村建设;勐海县格朗和乡帕宫村贺南中寨小组特色村小组建设;勐海县格朗和乡帕真村水河小寨小组特色村小组建设;勐海县格朗和乡帕真村水河老寨小组特色村小组建设;勐海县格朗和乡苏湖村丫口老寨小组特色村小组建设;勐海县格朗和乡苏湖村大寨小组特色村小组建设。

2021-2023

4000

政府

住建局

35

勐海县勐宋乡厕所革命

勐宋乡9个村委会改造公厕100座、改造户厕5000户。

2021-2023

2000

政府

住建局、格朗和乡

36

绿化工程

勐海县黎明农场南哈河左支河河道绿化工程;勐海县勐阿镇自然村美化绿化设施建设。

2021-2023

2000

政府

住建局

 

37

继续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在现有河长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河长制、湖长制。

2021-2023

0

/

县水务局

38

环境信息公开

依托勐海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开相关污染控制、环保法律法规、环境质量、清洁生产等环境信息依法公开。

2021-2023

0

/

县政府

39

推进生态护林员制度

持续推动生态护林员、地质监测员、河道管理员、城乡保洁员等聘用工作。

2021-2023

400

政府

县政府

40

村镇饮用水质量监测

对村镇饮用水开展定期监测。

2021-2023

200

政府

县卫健局

41

水权交易制度

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2021-2023

400

政府

县政府、水务局

42

党政干部开展生态文明培训

组织部定期组织副科级以上在职党政领导干部以生态文明现场培训、辅导报告、网络培训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培训。

2021-2023

100

政府

县委组织部

43

水权交易制度

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

2021-2023

400

政府

县政府、水务局

 

44

生态文明科普宣传

开展各种生态文明宣传,宣传资料印制、设备购置、开展活动。

2021-2023

160

政府

县委宣传部

45

公众对“两山”基地建设满意度调查

每年通过问卷调查或独立机构抽样调查的方式开展“两山”基地建设满意度调查,调查总人数不少于行政区人口的千分之一。

2021-2023

6

政府

县统计局

46

民族生态文化宣传

传统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与“两山”理论的研究、宣传。

2021-2023

300

政府

县文化和旅游局、民宗局

 

 

 

合计

 

132640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县委政研室、住建、自然资源、县发改局、农业农村、水务局、林草、财政、生态环境、卫健、文旅、民宗、人居办、扶贫办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抓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由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工作任务督促落实和上下沟通协调等事宜。

(二)明确工作任务

领导小组下设生态空间规划、生态制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旅游)、生态生活、生态文化6个工作组,各组具体职责为:

1、生态制度建设组

工作职责: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有利生态文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相关制度。

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政研室、发改经信局、财政局、住建局、林草局、农业农村局、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

2、生态红线保护组

工作职责:从红线保护红线控制、受保护区域控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等方面,强调环境保护的空间管控和规划严肃性、持续性与协调性,为守护和转化好“绿水青山”提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支撑和保障能力支持。

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发改经信局、林草局、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各乡镇。

3、生态环境保护组

工作职责:围绕生态资产保值增值,强化绿水青山养护,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力度,实施一批生态资源资产培育工程,加大生态资源资产储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藏富于绿水青山。

责任单位:州生态环境局勐海分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林草局、人居办、各乡镇。

4、生态产业发展组

工作职责:因地制宜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优势,谋划培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的有效路径,着力打造生态和经济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方式。

责任单位:发改经信局、农业农村局、林草局、文旅局、各乡镇。

5、生态生活组

工作职责:推进城乡环境建设,主要是城乡绿地建设、生活污染治理等。

责任单位:住建局、人居办、各乡镇。

6、生态文化组

工作职责: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目标,研究民族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培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丰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推进生态文化供给模式创新,彰显优美环境魅力。

责任单位:宣传部、文旅局、民宗局、各乡镇。

(三)注重广泛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各乡镇、各部门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充分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试点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大经费保障

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探索研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宽生态保护类项目融资渠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资金投入,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和吸引社会资金以 PPP等形式推动“两山”基地的建设。

(五)强化督查考核

坚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两山”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及县直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内容。组成联合督导组,通过随机抽查、现场调查等形式,坚持定期不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进展缓慢、效果较差,未按期完成试点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对推诿扯皮、工作不力、影响大局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追究责任制,严格落实工作。

(六)注重广泛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各乡镇、各部门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坚持把深入宣传作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试点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致力于“四个抓”的宣传活动:(1)抓关键,向各级领导进行宣传,聘请环保、生态专家为指导,以地方党校、业余学校、农业科技培训班为基地分期培训各级干部和技术骨干,使各级干部能够形成“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共建设的意识;(2)抓重点,有的放矢地向农民进行宣传,实施标准化农业生产技术,建立节约型的农业技术体系,提高产品科技含量;(3)抓教育,持之以恒地向中小学生进行宣传,积极开展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为主的环保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发展计划;(4)抓普及,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和介绍生态文明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先进地区的成果、经验和做法,充分调动各方面支持、参与试点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创建氛围,增强全县人民建设“两山”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